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学是对生活和时代的形象化描摹与诗意化表达,它必当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循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由此而决定了:创新,永远都是文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从元代杂剧到明清小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就是对这种变化和发展的有力实践与具体验证。
而今,网络文学的骎骎来袭与迅速做大,就更加确证了在变化和发展中进行艺术创新、实现思想升华,从来就是文学的固有机制与永恒法则。事实是,中国的网络文学虽在创作实践和审美验证的维度上尚属初来乍至,但却已敢于同久负盛名的韩剧、日本动漫、美国好莱坞大片一争高下,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消费的大卖场与新热点,并以自身的独诣艺术路径和独特表现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激扬和彰显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内在特质与时代光彩。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既显示出中国网络文学所独具的精神特质与艺术姿采,又暴露出其在进行新突破和实现新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尽早尽快填充的新空档与补齐的新短板。
迎着时代大潮进行新探索,
实现大跨越,达臻高水平
相对于赓传存续久远的纸质文学而言,仅有二十余载生命历程的网络文学自当属于文学的“新生代”。不过,新虽新矣,其发展的速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却远远超出了其生命历程的正常比值。这也就是说,中国网络文学从发生到发展,不仅速度快、产量大、质量高,而且受众广泛,影响深远,且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基本方式和最具大众化特征的艺术审美介体,其在促进改革、激励进取、戮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产生了具有广泛意义的积极影响,以至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得以通过这一形象化表达方式和艺术化审美途径而多视阈、广范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感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期冀中国的光明未来与美好前景。
新时期以来,文学从沉默中实现了爆发式的喷涌和狂飙式的炽燃,一个全新的文学时代踔厉风发,不仅创作队伍空前壮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且文学思潮、审美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追求等,也都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样态与趋向。网络文学就是在这一新趋势和大背景下所呈现的别样文学景观。之所以“别样”,就是指它不仅在文学结构和审美意念上实现了新的变革和大的飞跃,而且尤其是在叙事方略、传播手段、审美路径与表现方式上也均实现了创新型和颠覆式的变革与开拓,由此而致网络文学不仅得以从大视阈中开拓出自己的广阔阅读空间,更能在相对较短的文学时空中极为成功地构建起自己的阅读链并藉此而形成十分庞大的读者群。
网络文学的逐年走俏,根本原因就在于内容的世俗化、生活化和审美介体的灵动、奇幻与变绎以及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上的快捷与灵动。这不仅扩大了其社会介入面,增强了作品的亲和性与感应力,更形成了巨大的文学“爽”感与黏性,以至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都常常会陷入“欲罢不能”、“欲禁不止”的陶醉境地。由此所产生和形成的文学魅力无异于给作品本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并使之在从创作到阅读的整个过程中都强烈地表现出速度快、产量大、辐射广、读者多的特异性,这不仅颠覆了久已形成的文学传统,更为文学走向社会和沁入人心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创设了灵动的机制与宏阔的方略,以至网络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学存在和繁茂的艺术生态。早在几年前,中国网络文学的用户就已达到了3.33亿,而文学网站的日更新字数则高达2亿汉字,年经济产值竟跨过了90亿元大关。此中,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分别向社会推荐的21部和18部网络文学作品影响尤为广泛。一如桐华的《步步惊心》、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等,均赢得了极高的点击量,有的甚至一举打破了国内3D动画首播纪录,特别是一些改编自原创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成为全球观众的文化消费大趋势与新热点。迄至2019年,全国竟有200余家网站通过在其首页首屏所开设的“我们的70年”频道或专区中播出大量新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其点击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超过20亿次。这其中,仅腾讯视频“我们的70年”主题频道页总访问量就已达到5.1亿人次。单月访问量达1.1亿人次,至于全国“我们的70年”频道或专区的节目总点击量更是超过20亿次,其中呼应主题主线宣传的网络文学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并在一定层次和一定范围中实现了既叫座又叫好的双重效应,此中虽有艺术因素发挥促进作用,但在本质内涵上则仍是源于文学自身的丰富意涵与强大磁力。我国面向海外输出的网络文学作品仅在2018年12月之前,就已高达11168部,其中尤以玄幻仙侠类和都市言情类的小说广受海外读者的青睐,例如,当早在2013年就已是全美排名第三的乌拉雷小说网站的站主艾菲尔在其网站内发布采访征集令,仅6个小时就收到来自18个国家的上百封邮件,且大部分都出自在校就读的大学生之手。早在2015年初,当中国网络小说在英语世界刚掀起翻译热潮时,就已由于翻译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需要而致许多读者不得不多方寻觅,同时跟读几个网站。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学自当越来越从文学的边缘走向文学的中心,在其辐射面日渐扩大的同时其渗透力也自当越来越强势,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深邃。继2018年中国面向海外输出11168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后,2019年更有《散落星河的记忆》《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网络英雄传2:引力场》等3部网络文学作品荣登年度“中国好书”榜单;《遍地狼烟》《网络英雄传》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大江东去》《蒙面之城》入选“五个一工程”奖和老舍文学奖。这一切都十分明晰地带来了一个新时代、新变化、新开拓、新发展的强烈文学信号,即不仅在文学的传统园地中增殖了网络文学的新成员,而且更因其形质富厚、意象丰盈、产出快捷、传播广泛而已于葳蕤发育之中渐成大树、屡结硕果、繁花盈枝、气象万千。
呼应改革大潮、
直面人民关切、强化精品意识
网络文学的形成、建构、辐散和走红,乃为时代使然和历史必然,既有生活依据,又有社会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吸纳时代精神和传衍历史特质的网络文学,我们更应予以肯定和激励,因其在本质上也是对中国文学的继承与赓传,更是对新时代和新生活的审美应合与艺术表达。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在积极肯定的同时予以科学的评析,在热情鼓励的过程中进行精准而肯綮的扶掖与引导,特别是要在科学评估其固有特质与优势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网络文学在创作实践中承接中国文学优秀历史传统,融会中华民族优良精神基因,多视阈表现改革发展的时代大潮。为此,网络文学在创作实践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保持和发扬自身优势与固有特质的基础上强化精品意识,全面激扬时代精神,深度触及社会脉动,激情表达现实生活,坚持在开拓创新中求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跻攀新高峰。
对于网络文学创作而言,要强化精品意识,厚植文学的社会特质与人民情怀,自觉赋予作品以深厚的历史内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求创作者们一定要深入生活,历练耐力,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创作的新突破,潜心营造作品的新格局,特别是要在务实、求新、创优、臻精上下苦工夫、下真工夫。为此,创作主体就必须沉下心来深入生活的底层,发掘生活的本质,表现生活的内蕴,摄取生活的精华,并对之加以审美提炼与艺术升华,使之得以用文学形态走向社会,深入人心,成为力量的源泉与道德的砥石,以至对人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特殊的激励、鼓动与促进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不仅要迈开脚力,放大眼力,而且要舒张脑力、激扬笔力,用超常的坚毅和耐心进行深入的发掘与精当的淬炼,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欲求“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就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而且更“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教导和要求,对于网络文学创作来说,十分及时且重要,尤其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因为网络文学一个最鲜明、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应时、快捷、速成、舒放,决堤式涌流,大批量产出,以致其创作过程往往被称为“码字”,其创作主体则被习惯性地叫做“写手”。这是网络文学的特点和优势,但同时也是网络文学的不足与缺憾。因为文学是表现人性和描绘社会的,而人和人所创造并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却既是丰富的,又是复杂的,特别是它不仅是物质的构体,还是思想、精神、智慧、道德、创造性和进取力的“质”性存在与“活”性发展,这就不仅使之具有了丰富性和复杂性,还具有了高度、深度与亮度。事实上,文学的使命及其价值与功能所在,也就正是集中在写“人”和表现“人”所创造并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生活的。但由于“人”和人类社会不仅是丰富的、复杂的,而且是发展的和变化的,特别是其主宰力量和内在动力始终都在于人所赋有并不懈追求的思想、智慧、精神、道德和强大的创造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灵魂”。而作为以写“人”和写“社会”为主旨的文学,要写人的灵魂,就必须首先对之加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发掘与审美化的描摹。这是一个复杂的充满探赜与创造的过程,决不像单纯的演绎情节和编造故事那样直观、简单,那样浅层次和表面化。唯其如此,才有了“形象大于思想”的定论,也才致使一些文学典型形象不期然地成为了社会的“共名”和历史的永恒。表现人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内蕴与精神特质,永远都是文学的神圣使命。否则,只为了“爽”,只局限于编造情节和演绎故事,那就不仅有悖于文学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更难以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社会效能。对于此,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产业化的浪潮中,再大的货币利益,也不能置换和取代思想的作用与地位,再旺的商品交易,也无法取代人们的精神价值与意识向度。这是铁律,也是底线。任何内容和形式的文艺创作一旦违逆和冲决了这铁律和底线,便会从根柢上失却其本应具有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光彩,乃至沦为仅仅徒有其形的文学躯壳。对于此,网络文学尤应加以警惕和戒免。
如今,在中国人的文化餐桌上,网络文学已越来越成为一道拥有众多食客的大餐和套餐。唯其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和有责任对之加以关注、激励、指正和引导。而此中的核心旨要和关键节点,始终都在于:服从改革发展需求,坚持正确创作导向,全面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并为此而坚持深入生活底层,全面服膺人民需要,积极追随时代大潮,勠力铸冶精品佳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和所要求的那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不断地有所创新、突破、发展和前进。让我们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网络文学营造出靓丽的风景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