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学书写 可能世界 (的文学书写可分为几类)

的文学书写 可能世界 (的文学书写可分为几类)

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众多,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各个体裁,其中最受广大网民追捧、拥有读者量最大的是小说,包括言情、都市、穿越、奇幻、仙侠、盗墓等众多类型。与此前的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虚幻题材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力,一些优秀的穿越小说和仙侠小说,都是在一种超现实、超时空的语境中展开叙事,昭示着一种“想象力的解放”。这类小说近年来方兴未艾,且屡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赢得大量粉丝,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这类小说为何会广泛流行?对于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类型,不能以道德、伦理或美学霸权的态度,简单粗暴地贬低其文学价值并指摘大众读者的审美趣味,而是要深入思考和辨析这些作品内含的精神养分和读者潜在的文化心理需求。

仙侠、玄幻、穿越等网络虚幻小说超越了个体生命长度的有限性,具有理想主义、乐观主义色彩。在时间的无限延展中,在亿万年的时间跨度中,人的生命形成一条绵延不绝、周而复始的河流。尽管人物可能经历坎坷磨难,历经所谓的生死离别,但在穿越小说中没有真正的生命消逝。人物劫数历尽后总会赢得新生,无路可回的一次性、线性的生命进程被打破了,望远即悲的虚无主义、终极局限也随之消弭。这类具有乐观主义、理想主义色彩的小说作为大众读者闲暇时间的阅读物,从阅读进程及故事结局来看,能够带给读者摆脱生命有限性束缚的温暖感、慰藉感、愉悦感,对于读者精神生活的充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这些小说以丰沛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叙事能力,超越现实生活的空间局限性,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渴望精神自由、空间自由的需求。现实时空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半径并不大。在“宅”文化流行的现实世界里,人们偶尔远游但大部分时间偏居一隅。在这样的生活处境中,人们对突破空间围障的渴求无形却又强烈。玄幻穿越小说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提供了足不出户即可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精神体验。人物在仙界凡间往复游走,且在游走之中完成身份转换。小说以巨大的想象力,企图使故事情节具有审美超越性。目前甚至从穿越小说中发展出“快穿”小说,即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带着任务或系统,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展开一系列活动,结束之后再前往另一时空进行下一个活动。穿越频次、穿越空间的数量、身份转换速度都在提高。一种不确定性反倒激活了读者对无限性的向往。

这类小说还往往饱含情感动力,以讲述爱情、亲情、友情等为主旨,都是可以跨越代际、地域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类情感。在这一点上,精英文学现在反倒越来越缺少书写情与爱的动力和能力。一些精英作家善于揭露现实社会和人性世界中的复杂性与黑暗面,力图以一种反思和批判姿态,展现其精英意识和启蒙意识,但是相比之下却不善于或不屑于去描写深情、挚爱、理想。从这个角度讲,网络玄幻小说自有其“正能量”所在。主人公对亲情的悉心呵护、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师徒情的誓死捍卫、对友情的无悔坚守等无不折射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力量。这些书写有利于当代读者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所以,这些网络文学作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与文学要素,大力挖掘本土文化、审美资源,暗含了向古典文学传统致敬的意味。

当然,这类小说也引发了很多争议,不少批评家就对这类作品存有质疑,批评焦点集中在这类作品现实性不足、历史意识模糊、思想深度缺失等。如果站在纯粹的现实主义美学立场上来评析,这类小说无疑存在很多与现实生活、历史真实不相兼容之处。那么,如何审视这类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呢?如何解释虚构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呢?能否突破“现实”之一维的限制,建立一个多维度的阐释框架呢?

从“现实世界”视角转向“可能世界”视角,大概是面对这类作品时的一条必要且可行的路径。“可能世界”理论广泛应用于叙事学、认知诗学、逻辑哲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以来日益得到各国学者关注。在这里,仅从叙事学视角来思考以小说为代表的虚构文学的内在文本世界的界限。很多西方学者都指出文学虚构话语具有“施为性”,作家通过虚构言语行为“生产”或“创造”虚构作品、虚构世界。如希利斯·米勒指出:“文学作品并非如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以词语来模仿某个预先存在的现实。相反,它是创造或发现一个新的、附属的世界,一个元世界、一个超现实。”互联网自身所拥有的虚拟属性,刺激文学不断突破叙事文学的边界,扩展叙事文学文本“可能世界”的广度,我们通常将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看作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概念,那么,穿越、玄幻、仙侠等小说不仅甩开了现实世界,而且也远远超越了人们的理想世界。因为,理想世界人们通过努力可能会抵达,它固然与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并非不可企及。而“超理想”则彻底外在于人类世界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诸种可能性,死生轮回、人兽合一、大荒四泽、魂魄不灭……凡此种种,已经超出了“超现实主义”的解释限度,而大概可以称为“超理想主义”,即超越了人类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

仙侠、玄幻、穿越等网络文学所虚构的世界,有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跨界”或“越界”性质,尽管这个“可能世界”还是与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也还是与生活相通,与人性相通,但不可将其简单、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去理解和把握。这个“可能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再现或翻版,它有一套闭合而自足的经验体系、规律原则及价值取向。通过文学阅读与鉴赏,读者可以进入这个“可能世界”,欣赏领略其中风光,赋予其思想价值及美学价值。虚幻题材网络小说的风靡表明,既要不忘高扬文学的社会性、现实性,又要包容和尊重文学的越界性和自洽性,采用一种灵活的、跨界的视角去考察各类文本,从而更好地回答文学的边界、如何实现文学价值最大化等问题。

(作者:李彦姝,系教育部社科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编辑)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