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专家研讨会 共话版权保护现状及未来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专家研讨会 共话版权保护现状及未来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4月24日,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在互联网技术进步、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态势下,网络文学盗版的形式、危害和治理方法也发生了新变化。围绕新阶段下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盗版打击体系和治理机制,与会领导、行业专家建言献策,共话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现状及未来。

阎晓宏致辞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在致辞中表示,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6月1日即将施行。文字著作权与网络文学关系密切,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对作品的界定,对权利的客体、权利的限制与使用、权利规范与保护,都有相应的调整。根据这些调整,应当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恶意侵权的行为一定要加大打击,达到刑事门槛的情况要追究刑事责任,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盗版为何滋生?

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88.4亿元,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亿元。盗版泛滥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认为,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难度相比视频、音乐等其他数字文化领域,难度更大、形势更严峻。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新技术让盗版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越发显著;二是盗版平台积累了大量流量,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输送助长盗版行为,加大了打击难度;三是在文化消费方面培育用户正版意识仍需要时间。

程武致辞

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对网络文学盗版泛滥的理解。他说到,互联网的发展导致创作和传播更加分散化,这提高了行政机关对著作权人追究责任的执法成本,由于相关法律规则还未完全适配网络技术的发展,现有网络服务商责任有明显的缺位。此外,盗版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加之网络国际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给了盗版商很大的生存空间。版权保护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成为盗版滋生的温床。

盗版侵蚀行业发展根基

网络文学是文化产业重要的IP源头。程武指出,盗版严重打击了创作者的热情,遏制了内容平台的发展活力。版权保护直接影响着创作是否可持续,文化能否高质量发展。保护版权,就是保护作家的创新力,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源头的驱动力。

吱吱、国王陛下在研讨会上发言

研讨会上,阅文集团签约网络文学作家吱吱、国王陛下谈到自身遭盗版侵权的经历。吱吱表示,作家自己做盗版追溯、举证非常困难,既影响创作,又容易在维权过程中受到盗版带来的心理伤害,导致很多作者因此而停止了创作。国王陛下提到,在起点中文网例行的盗版打击行动后,自己的作品在24小时内订阅涨了50%,可见盗版会导致正版内容和平台流失大量用户,作家收入和平台收入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破坏了行业生态。

盗版治理需要新的“解题思路”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认为,要根治网络文学的盗版问题,应该要三管齐下:法律方面,依靠立法规范来治理;技术方面,用技术手段来规范、屏蔽,甚至阻止盗版行为;经济方面,用经济手段切断利益链条。法律可以为盗版治理和追责提供标准参照,而用技术治理手段来攻克盗版技术手段,并从根源切断盗版的利益链,可以由表及里有效打击盗版势力。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春田指出,新《著作权法》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期背景,以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机制,更有《民法典》施行的新法律背景,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保证了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基本秩序和基本法律规则。

对于在法律层面需要实施哪些进一步的举措,崔国斌认为,一方面要强化用户法律责任,使法律对个人更具威慑力。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网络平台的责任,包括修改网络安全港规则,使得网络服务商承担更多的注意义务;网络服务商强化重复侵权的用户责任,建立有效惩罚制度;强化网络广告联盟的注意义务;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对打击群体性或者密集性的专业盗版网站也非常重要。

在法律和司法层面之外,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副所长郑璇玉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带来了另一条打击盗版的“解题思路”。她建议,正版内容平台应围绕用户需求提升消费阅读体验,也可以尝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附加值,从而引导良性消费,提升用户对于正版内容的认可和保护意识。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