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审视 (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审视 (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文学的命运始终是和媒介的历史相互交织的。以语言作标志的第一次信息革命为口头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以文字作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为书面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以印刷术作标志的第三次信息革命为报刊文学的开拓导乎先路,以电磁波为标志的第四次信息革命促进了电子文学的登场,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使网络文学得以大行其道。

我们都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亲历者,也都是文学媒介转型的见证者。这次信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仍在深入发展。在大型机中心期,爱好文学的程序员为探索电脑潜能而用软件写作诗歌、散文和小说,由此催生了最初的数码文学或计算机文学;在微机勃兴期,众多作家经历“换笔”用上了新型写作工具;继之而来的网络中心期创建了海量发表平台,从网民中分化出以文学为己任的“写手”及其粉丝,于是有了今天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如今网络文学已经不只是供我们阅读的文本,而且是让我们沉浸于其间的环境,因为它不仅已经找到转化为影视、游戏和衍生品的渠道,而且通过建设“中国网络作家村”(杭州,2017)等方式成为博得眼球的文化景观,通过举办“网络文学周”(杭州,2018-)等方式成为日益盛大的行业庆典。

中国网络作家村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畔,与之相邻的建国饭店是网络文学周的举办地。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经常选择这一带作为活动地点。它是由中国作协、浙江省作协和杭州市文联三方合作建立的机构,2017年落户杭州。本书作者许苗苗便是上述研究院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

我有幸和本书作者共同参加了网络文学研究院的多次活动,得知她“与网络文学生长同步”的经历。许苗苗曾是才华横溢的少年作家,从12岁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6岁成为甘肃省作协年龄最小的会员(1993),三年后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青春小站》(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她在1999年进入北师大当代文学专业深造,从研一就迷上网络,受台湾作者蔡智恒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影响而关注网络文学,与不少著名写手交友,后来甚至以“网络文学的生成机制”为题做硕士论文,得到导师李复威先生的认可和答辩专家的好评。毕业后她就职于北京市信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业余时间开办个人网站“妙妙人间”(www.xumm.net),钻研网络技术,居然达到工程师水平(有正式职称!)2005年,许苗苗回北师大深造,就读于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播方向,在蒋原伦先生指导下完成关于都市空间的博士论文。这期间,她将视野从网络文学扩展到网络文化,格外关注博客。获得博士学位后,许苗苗到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工作,自2009年起任“首都网络文化中心”副主任,并任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首都网络文化发展年度报告”副主编。

自2000年9月在《文艺报》“文学周刊”发表《与网相生》以来,许苗苗已经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刊载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专业顶级刊物的论文(有些为《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以及《性别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九州出版社,2004)等著作。她先后到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奥地利文化研究协会夏季学院等访学、参会,建立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联系。本书是她所主持的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研究”(2013)的最终成果。

本书所说的“转型”是指文学作品突破原有载体向其他媒介传播和延伸的过程,重点是印刷文化中所形成和强化的“文学”概念在网络文化兴起之际存续、变形、演化的过程。作者认为:自文学进入互联网以来,网络文学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重在探索媒介边界,弄潮儿是“痞子蔡和痞子蔡们”,出版社则跟风而进,其结果是出现了大量以“网络文学”为名的实体书,“上网出名,下网出版”的现象,以及依托个人网站所进行的包括数位诗等在内的文学实验,依托网络服务所提供的电子杂志、数字图书馆等媒介实验。第二次以类型化网络小说标领风骚,“盛大文学”作为产业旗手雄赳赳地打头,政府背景的文学群团通过组织评奖、“十年盘点”和“网文大赛”加以激励与引导。第三次以知识产权(IP)为纽带,使网络文学从“树下独舞”发展到“盛大狂欢”,以富豪排行榜取代无功利文学梦,用基于媒介转换的产业链扩张来制造像唐家三少这样的“大神”。

本书将网络文学的历史回溯和逻辑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在用四章勾勒它的演变线索之后,又用四章阐述作者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围绕媒介转型的问题和对策,作者展示了网络文学这一行瞄准市场蛋糕所进行的激烈竞争,类型化和IP资源开发所面临的瓶颈,侵权、抄袭与文本盗猎等暗流的涌动,政府为净化网络文学空间所采取的行动,网络技术和资本要素在促进网络文学变革方面发挥的作用。围绕媒介转型中的新文学诉求,作者分析了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身份变化,揭示了网络文学包括“金手指”、“穿越与重生”、“爱情最大”在内的游戏逻辑,以及近年来从认同虚幻到“反攻现实”的趋势。围绕媒介转型中文学经典的命运,作者将《红楼梦》作为个案,剖析了从原作上网、网络原创、主题论坛到跨媒体互动的相关现象,并考察了“红楼同人”(小说)的成因与特色。围绕媒介转型中文学形态的拓展,作者阐述了“超链接”、“多媒体”和“互动性”等范畴的意义(媒介拓展),将关注的视野从中国大陆扩展到港台和海外(空间拓展),阐明了读者或受众通过文学批评所发挥的作用(理论拓展)。

作为研究者,许苗苗在把握网络文学现象时显示了历史工作者的睿智、理论工作者的辩证;作为亲历者,她在体验网络文学变动时显示了“少年作家”的敏感、“写手中人”的贴心。在前一意义上,她娴熟地运用来自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读文学转型的历史脉络;在后一意义上,她不时流露出自己对于网络文学界方方面面的感受,以至于为相关人员身份的转换、情感的变动而唏嘘。

“大江东去”,在诗人看来是“兴”的契机,在哲人看来是“悟”的缘由。回顾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历次信息革命相距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意味着媒介转型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语言发明到文字出现,估计用了数万年(或数十万年);从文字创制到印刷术问世,相隔大约是1万年;从印刷术萌芽到电磁波发现,相隔不过两千多年;从电磁波应用到电子计算机降生,相隔不足百年。如果按这一模式推算,那么,20世纪末崭露头角的数字移动通信应当可以当成第六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与之相对应的是本世纪初风头正健的移动文学。往下的发展目前还只能做粗略的预测,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都可能成为下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文学的媒体转型正未有穷期。如果以上述分析作为参照系的话,那么,或许可以说:许苗苗这部书稿是网络文学媒介转型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预祝她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也祝愿网络文学创造更灿烂的辉煌!

(许苗苗:《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3月版,31.3万字)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