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文学存在一多一少的现象。创作的数量很多,仅阅文集团去年一年就增加网文作品50万部,如果再算上其他的刊登平台,数量真如恒河沙数,但其中真正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又寥寥无几。量与质的矛盾,乃社会常态,但反差如此之大,就不能不问一下为什么了。
网络文学这种有“高原”无“高峰”的形态形成已久,究其成因,恐怕还得从其思想根源上寻找。不可否认,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多的是遵循传播学定理,而对文学品质的追求则有所疏忽,这导致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无深度、平面化,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的审美缺陷,与一些传统文学作品相比,它们在人文和社会关怀,正能力传递方面也存在不足。创作必须如人之酿酒、蜂之酿蜜、蚕之吐丝,都要经过多中求少,粗中觅精,浓缩提炼的过程,方有精品出、美物生。粗制滥造,信笔涂鸦,永远不会产出流传久远的佳作,淡泊名利,厚积薄发才是打开经典之门的钥匙。
改变网络文学一多一少的反差,有赖于厚积薄发这个祖传秘方的发扬光大。须知古今多少创作者,都受益于此,创作出至今为人传颂的精品力作,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海明威说,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写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埋在水下。鲁迅也说,宁可将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拉成小说。这样做,看似创作时间拉长了,传播的速度放慢了,然而须知静水深流,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时段来考量,就不难发现,那些肯于“板凳一坐十年冷”的人的作品,远比相信“出名要趁早”的人的作品传播得更为久远,受众更为广大。这样做,看似愚拙,实为智巧。
厚积薄发作为精品生产创作的规律,不仅创作传统文学需要遵循,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学园地。必须承认,这是一本难念的经。坚持厚积薄发,要求创作者必须与急功近利的氛围切割,才能耐得住厚积的寂寞和薄发的艰辛,在抄袭模仿之作风行一时的网络文学界,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我们也相信,绝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家都有向上的愿望,求实的精神,都打心坎里不愿意网络文学沦为粗制滥造的作坊,如果再加上政府的引导,平台升级的追求及整个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在网络文学领域里营造出有利于厚积薄发的氛围,崇尚精品,以质取胜终将成为整个行业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