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疑虑,对不准备写学术论文的人来说,读这本书能有什么收获?
虽然,这本书的作者,?菲拉尔德·格拉夫,曾担任现代语言协会主席,常年从事写作本科教学工作。有丰富的经验,有多部相关领域著作出版,其中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更是被美国1500所高校列为指定教材。在翻开它前,我担心它像我学生时代学过教科书一样教条、晦涩。
幸运的是,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文笔流畅,言简意赅,读来全无艰涩之感。其中的45类262个模板,以帮助读者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所以非常实用。不但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普通的写作者,在认真读了这本书后,也能受益匪浅。你不知如何下笔,但想写出见解独到、逻辑清晰的文章吗?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能为了指点迷津!
写作是可以学会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专业的作家,他们依靠的不单是天赋,还有一套写作的基本技法。我们不必成为作家不可,但学习这些技法,将它们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会给自己带来收不少获。
但在学习写作技巧之前,先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写作?在作者看来,写作是一种对话。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最核心的技法:他说——我说模板。就是在充分倾听他人观点的后,用相应的技巧回应,最后将两者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篇结构完备的作品。
很多初学者人以为写作仅仅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就很容易陷入自嗨式写作的误区。写作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倾听。不必担心这样做妨碍独立思考。须知,有效归纳他人观点也有助于自己观点的形成。那么,具体可以怎样做呢?
老戏骨级演员都有这样的本事:演什么角色就像什么角色,即使他们在现实中的表现完全相反。这是因为他们在拍戏时能放下自己,全情代入到角色中。优秀的作者也要有这样的本事:放下成见,以不偏不倚的立场看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不是要求你放弃自己的观点。这要你有所侧重。他说……接着……,他指出……他还说过……然后……尽可能避免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式读起来枯燥无味不说,而且没有重点。恰到好处的归纳,要考虑客观呈现他人观点,同时也要为提出你的观点服务。你可以试着在归纳时加入动词,比如,声称、坦承、宣扬、声明等。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引用原文,这能提高可信度。这似乎比归纳容易,仿佛选一段文字写进文章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找到恰当的引文,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呈现还不够,还缺最关键的一步:对引文的含义进行说明。要知道,读者未必比你了解引文的背景,如果不解释 ,会让读者一头雾水。尤其是对待争议提出的争议观点,你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准确引述、充分归纳他人观点后,接下来的一步才是回应他说,阐述你的看法。回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赞成、反对、部分赞成,部分反对,最好开宗明义,这样能让读者了解你的观点。同意不是简单的亦步亦趋,你可以用个人经历,或作者没有提及的论据来证明,切忌照搬。比如用以下模板:
我同意,因为我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进来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同意他的说法。这个观点需要强调,因为许多人依然持有陈旧的观念。
就像同意不是无脑复述别人的观点,表达反对也不应该是鲁莽的举动。说不之后,还要说明你为什么说不。有一个逻辑反转技巧十分好用,即同意他提出的论据但通过反转逻辑,表明这条论据是在支持你的观点。或者采用废话技法,不反对他的立场,只是说他没有讲新东西。“事实诚然如此,但是我们早就知道这一点了。”
现实世界中没有太多非黑即白,这时假如你尚无定见,还需权衡,或者要表达即同意,又反对的意见,这时该怎样说呢?可以这样讲
虽然我目前认同他的观点,但我不能接受他一刀切的态度虽然他的很多言论我无法苟同,但我完全认同他最后的结论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复杂的,我支持他的观点,但又认为另一个的说法不无道理
虽然我同意,但我仍认为。。。
表达完自己的观点文章是不是完了?当然不是。因为这时的文章在行文上还不够连贯。需要把“他说”和“我说”进行整合 。
一次写作,就是是一场对话。不但要与想象的读者对话,还要和自己对话。不少人在写完文章后不再重读,这就造成了文字前后不连贯的问题。
针对这一点,本书给出了多条实用方法:
(1) 使用连接词。如想表示补充,就用还有、实际上;表示因果,可用据此、因而;做对比能说,反之,即使。等等。
(2) 加入指示词,如这个、这样。当然,代词要慎用,确保指示词附近就有可指代对象。
(3)重复关键词。
(4) 换一种方法复述,避免造成冗余。
流畅的诗,流汗地写。写作,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做的事。想写出优秀的作品,找对方法刻意练习才是王道。所以,动手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