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类网络文学写作有了新变,虽然故事依旧以朝代框架和东方色彩为基础,脱不开历史文化的传统内涵,但它们总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令人耳目一新,显示出网络民间小叙事的多样动能。
比如《边关小厨娘》用专精的技术扭转炮灰命运;《成何体统》在宫斗中展开智力博弈;《太白金星有点烦》《早安,三国打工人》则一反经典同人文逆天改命换主角的讲法,将目光投向出其不意的角度……
在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网络文学经历了从观望、研读向体验、领会的转变。广大网民赋予这一领域充分的动态和活力,让历史类网文不再追求戏剧性的壮丽,而是在虚构场景下强调情感和逻辑的真实,挣脱早期统一的浪漫儿女英雄梦,逐渐分化为戏谑与平实双峰并立的幻想共同体。现实与想象的双向奔赴,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化用与赋活中,赋予网络小说向更高精神境界开拓的动力。
历史真实与网文真实
依托史实讲述的历史小说,一直是网络文学中老少咸宜的类型。早年《明朝那些事儿》《家园》等作品虽然发表在网上,但它们以贴近正史、信史为追求,阅读感受也近似书本。只有从较以往更充沛的情感和不时跳出语境的评述方式里,才可见网络人气即时互动的痕迹。相比之下,《新宋》《覆汉》以及《秦吏》《汉阙》等作品,则彻底实现了自历史小说向历史网文的转变,虽同样以史书真实记载为框架,却利用流行网文套路赋予角色重生穿越等属性。主角虽已知结局,却并非以预言家或救世主的幻想身份制造爽感,而借助个人遭际感应历史的壮丽与悲怆。虽然人物是幻想性的,但其当代意识和共通感受却浓缩了广大网友重述历史的意愿,能够在差异化的网络大众之间构建情感的真实。
玄幻仙侠文看似天马行空飘忽不定,但对中华传统的表现也绝非仅停留在视觉的发髻、汉服,或是音韵层面诗词套改的生僻句子上。逆袭少年一路上进,仙人侠客着力修行,秉持的是“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四海八荒的神仙女帝,虽然在言情虐心的套路中简化为古今穿越谈恋爱,但设定也总是离不开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的融汇。无论最后隐居山林还是重振朝纲,都脱胎于古代文人朝堂——天下的理想,在独善其身之外,常有一个追求天人和谐、为苍生请命、恢复天道人伦的高层次理想。它们虽以疏离真实为根本,但其历史基调、时间感、对神仙的向往与牺牲精神,流露着与道家的超脱、楚歌的狂放、诗与酒的浪漫情怀相互映衬的审美追求。这种不拘一格的张扬想象力,在我国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的当代文学中一度较为缺乏,却在网络小说中复活,成为网民续写传统意象的辅助。
借助史料传说和网络文学特色手法,这些小说从现实界向想象界不断演进,让真真假假的网文讲述在大众的认知和情感之间达成最大共识。架空年代、幻想身份以及贯穿“无为而治”思想的不确定结局,为想象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它们并非着意戏说历史,而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屏幕对面网民的目光投向细节,达到让当代人“亲眼见、亲耳听”的效果。网络手法与历史现实的融合,是技术助力下网民好奇心和发声欲的综合产物。在漫无边际的想象中,古老中华文明向不同维度伸展,搭建起民间视野中的传统世界。
博物馆内外的冒险之旅
盗墓文、寻宝文和民俗传说文,将都市传说、神怪妖蛊等无形物与切实可感的文物、科考相联,以文字营造类似考古的现场,不仅为风雨不近的都市生活开辟冒险通道,也像博物馆一样提供了神游古老文明的机会。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文物虽不能言,却最容易引发讨论。早期盗墓文《鬼吹灯》成功点燃民众热情,《盗墓笔记》使正邪莫辨的“盗墓”转化为好友探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题材在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限制。这一题材后续转为寻宝、鉴宝和异能,如《黄金瞳》主角拥有X光加数据库般的双眼,《大宝鉴》则通过捡漏暴富令人兴奋。
风水五行、巫蛊妖咒等是盗墓鉴宝文营造悬疑恐怖气氛的秘诀,而这一类写作也对传统神怪体系进行了拓展,如南派三叔新作《王母鬼宴》写尽墓中妖物后,开始渲染不可见的天机;南无袈裟理科佛也从最初偏远的《苗疆蛊事》步入了《平妖二十年》宽广的平行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与信仰相关的神秘仪式,有形的宝物与莫测的神祇,以及恐怖描写的流变构成类型兴奋点。
利用人们对古老年代、失传技艺和昂贵价值的窥探欲,盗墓寻宝文让博物馆展柜里一尘不染的展品从默默无声的器物转化为神力附着的灵物,开口讲述千百年繁华与多舛交织的神秘故事。
现实与想象的双向奔赴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余年,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作品贯穿始终,几乎不受付费模式、媒介转型和话题潮流等因素影响,是领域内经久不衰的题材。历史时序和王朝脉络提供框架,古代名人的传奇经历构造情节,文物、工艺乃至文化经典都构成想象源头,而网络趣缘社区对话题的集中整合,又鼓励人们将好奇心变成文字。以上因素共同酝酿网络历史文化类主题的繁荣。
从现实层面看,网民的求知欲、作者的代言心态和分享欲望,是推进历史文化类网络小说创作繁荣的重要动力。网络提供低成本知识获取,数字资源的普及将大部头史书变得轻巧易读,拓展普通人接触稀缺史料的机会,而求知欲推动网络群体不懈地探索,千年悬案和历史谜题在公众的场域里面对集思广益的演绎。作为网民群体言说的代表,自发的网络作者未必拥有历史学识和完备逻辑,却以分享意识和探索精神著称。他们不仅独自阅读,更期望为网民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借助数据库、网站和论坛,他们像学究一样翻阅史书,像侦探一样回溯现场,在古老史书寥寥的缝隙中连缀接地气的细节,更以鲜活的网络语言和当代价值观,让简略的古文生发出现代情与味的空间。作者替网民读史书,在网上编故事,同时也构建新的知识传播和分享体系。他们是当代读者和历史人物的双重代理,将书面文明规定读法和记忆点的史书转变为屏幕中兴趣导向、情感丰沛的写作专题。
从想象生发机制看,传统精神的包容与概括,有形物质与无形技艺的传承,在网络上营造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识基础。无论代码演绎的数位诗,还是玄幻、架空小说,即便最时尚的潮流,也融汇着与古老历史相关的文化想象。国人凭与生俱来的文化亲缘,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一切元素符号杂糅到传奇故事中,充实网络文学的仓库。如《传国工匠》《大旗袍师》《一脉承腔》等,将历史民俗与新兴行业、青年娱乐结合,让外行了解内行,从当代观望古代,把抽象的传统文化知识变成具体生动的故事。这类非遗传承文本是网络文学为迎合现实题材引导的产物,却因丰富中华文化的滋养而打开了网络构思的新路径。
网络小说构架在将历史真实和虚构想象融为一炉的大叙事基础上,以古今穿插不受限制的个人言说构造连缀,难免将严肃历史解构为泛娱乐化的小趣味。而《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等在戏谑中展开反思,不仅展示出公众追问的力量,也标志着网络写作可信度、精密度的提升。因此,虽然情绪和情感导向的网络写作挑战了历史的严谨理性,但另一方面,网民的探索与解读也凸显当代知识主体将历史从外在对象内化为理解运用对象的过程。
在想象与现实联手、当代与过往贯通的新时代网文中,传统文化不再是沉淀在现代人集体无意识中的抽象概念,而内化为情节、转换为感受,构成故事的底蕴和脉络。在网络青年的构思、讨论、评议与传播中,网络文学既传承过往,也映照当下,每一个精彩的故事都是想象与现实的双向奔赴。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