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哪些文学经典作品走出去,既有作为民间的汉学家或翻译家个人趣味指向的因素,也有来自官方的规划和策略。
挑选优秀作品
中国文化译研网自2016年6月始,即牵头组织全国29家主流文学期刊主编和中国高校40位资深文学评论家,从20余家文学期刊提名的共651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评选推荐出具有海外传播价值的31部长篇、61部中篇、100部短篇小说,并组织20位资深文学评论家、文学主编共同编写《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指南》,同时邀请了20位海内外文学翻译家对样章进行英文翻译。
中国文化译研网还与亚马逊联合启动了CCTSS-亚马逊中国当代文学精品翻译合作项目,亚马逊将从第一期《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指南》中遴选出最适合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作品,纳入亚马逊年度海外出版计划。
此前,美国亚马逊已经将包括陈忠实、贾平凹、冯唐、路内、虹影在内的多位知名作家的18部中国文学作品纳入了翻译出版计划。
一键投放海外
据北京欣博友数据科技公司执行董事黄伟女士介绍,该公司是成立于1984年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国内最早的数据服务外包供应商,在过去的30年里以英文名Formax出现,一直为国际出版公司做数据处理和加工,服务于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Reuters)、威科集团(WoltersKluwer)、里德爱思维尔集团(ReedElsevier)、Ovid等科技、法律、医疗、教育和大众出版集团;近年又为苹果书店、亚马逊Kindle等电子书销售平台加工图书;在国内则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华医学会等很多出版社和平台服务。
“拿到任何格式、任何类型的书籍,无论是纸书,还是word,txt,pdf等格式的,经过我们的数字图书格式转换服务,可以一次加工成符合国内外渠道不同技术要求的数字图书格式。”黄伟解释说,出版社和内容提供商提供优质的内容,保证版权清晰,拥有数字图书海外地域的销售权,通过中图这样的中盘机构和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这些数字图书可以顺利地在国内外数字平台上被世界各地的读者看到,于是,他们就可以便捷地购买和阅读到中国的内容了。
扫清障碍
作为重要的数据提供服务商,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北京欣博友公司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数字化的传播高效便捷。“我们觉得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要利用全球数字化传播的手段,达到‘一键投放’,瞬间将数字图书送到海外读者手中和图书机构的平台上,内容提供商还可以取得实时的读者反馈。”黄伟说。
但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内容的数字内容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和障碍。
一方面,出版社要面对的是全球的多语种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图书销售渠道采取不同的技术格式、不同的货币结算,单个出版社的数字部门通常只有几位专业人员,无法管理如此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很多海外的渠道商非常欢迎中国的数字内容,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和技术方面的障碍,导致他们无法理解中国内容,不可能专业地精准投放,更谈不到针对不同的内容制定行销方案。
完善生态链
为了帮助中国文学和中国优质的内容走出去,针对出版社和内容提供商在做数字图书海外发行时碰到的问题,欣博友凭借多年服务国内外出版社和渠道的丰富经验,打造了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做到和海外图书目录对接、图书元数据整理和各语种翻译、版权信息核对、数字图书格式转换为各渠道可接受的格式、图书上架下架管理、汇总结算等等标准化的技术服务,为出版社和内容提供商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帮助更多中国的优质内容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地“走出去”,既为内容提供者提供数据化服务,同时也连接中图这样走出去的国家队,数字化产品把符合市场需求的提供给更多的发行者和传播渠道。
作为生态链的一个部分,欣博友是否只是被动地等待数据化服务?在选择作品中有无主动权?
黄伟说,在这一生态链中,欣博友角色是用技术协助和支持中图这样的权威旗舰数字中盘机构,一方面提供数据化服务,但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协助解决对接渠道数字化要求的技术难题。众所周知,各个渠道对于数字产品要求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格式、精度、对接方式等技术方面,做为一家从业30多年的数据服务公司来说,他们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从而使得中国的数字化产品快速走出去,进而以多语种服务,覆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各地。
三本书计划
在选择作品方面,欣博友是根据所掌握的大数据及各大渠道销售排行榜的销售情况,积极地协助中图选择作品。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帮助内容提供者了解市场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国际市场读者需求的内容。
中国文化译研网在2016年3月推出的“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是为了帮助中国出版社将数字图书推广到全球的数字图书销售渠道。该公司在这个计划中免费为每家出版社加工转换三本数字图书,译研网免费翻译3000字图书样章和元数据,通过中盘商链接到海外的渠道,使中国出版社了解,亲身体验数字图书的制作、发行、销售的流程。这个计划得到了文化部和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共有30余家出版社参加了这一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