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专业的文学平台从门户网站中分化而出,它们聚合起作品与作者,打破了传统纸媒文学的重重疆界,网络文学有了一套与大众和商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机制。
网络文学的大步前行在近两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移动端网络用户急速增长,截至2016年6月,中国4G用户达到7.14亿,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18%;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已经从线上走到线下,介入大众娱乐文化领域,引发了一个文化产业的勃兴。
在中国畅销书出版机制“晚熟”、传统纸媒文学似乎不再那么耀眼时,网络文学借助资本运作的推动强势增长,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中富有本土性的板块之一。
如今,网络文学已开始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迎来大变革、大融合的黄金时期。
“粉丝经济”“IP改编”“写手富豪榜”这些名词背后,是网络文学越来越菜单化和标准化的精确用户服务、越来越延展的版权业务开发,归结到一起,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也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自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网络文学在体系建设上逐步完善,评论机制和评论平台都在逐步建立,网络创作主体也被纳入主流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之中。
继浙江、上海、广东之后,重庆、江苏等省份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生产者的行业组织纷纷成立,更利于网络文学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网络文学的精品化已渐成大势,创作主体更多自主自发地在产业勃兴的当下走向行业自律,致力于改变“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无质量”“泥沙俱下”的情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与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政策法规的健全将助力网络文学“治盗版”“反抄袭”,进一步保护网络作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受到海外网友欢迎,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走出去格局中的小切口,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正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网络文学已不再是草莽江湖,正日益显示出主流化特征。
当然,作为具有复合性特点的市场化文学,网络文学现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仍需要各个层面的导引,如:整体品质提升缓慢、盗版与抄袭现象仍存、IP运营模式精细化程度不够、生态型的网络文学“育人”机制还未建成……
值得期待的是,当国家政策、资本、知识精英和受众合力影响网络文学的未来,网络文学的前路会越走越稳,从而创造出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