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是直面读者的文学,想要获得读者的喜爱,必须有其自己的独特“配方”
,这主要体现在网络小说要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这里包含两重要素,一是故事很精彩,二是注重讲述故事的技巧。与众多的超长篇网络小说不同,
《脑控》的故事本身很精炼,只有16万多字,但小说的容量很大,故事的密度很高,体现了一种精品化创作的态度,更呈现出一种坚实硬朗的文学质地。
从故事核心来说,
《脑控》讲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与朋友们一起战胜了美国的反人类科技狂人,正义的力量战胜了邪恶的故事。小说精心构思,在故事讲述上极具匠心。小说有效控制了叙事,通过设置疑问,叙述人在慢慢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解谜,又不断增加新的疑点,扩展小说的容量,形成故事阅读的紧张感,直到故事的结局才真相大白。这部作品回应了近年来希望网络文学更多关注现实的呼声,小说中所描绘的超级流脑与新冠肺炎疫情有相似之处,但小说并不是一部直面现实的作品,而是在现实背景上虚构了一个想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超级流脑疫情不是来自病毒,而是来自人为的对大脑的控制所致,美国进行脑神经科学实验的投资人和科学家尤利西斯为了一个疯狂的“人类乐园计划”
,通过“脑控”让低智商的人自杀,这个反人类的疯狂计划遭到了有正义感的科学家的阻止,来自中国脑神经科学家陈辰,与受害者“威尔”等人一起团结合作,最终战胜了反派头目尤利西斯。
《脑控》中,抗疫不是作品的主题,疫情也不是作品描写的重点,故事没有和现实一一对位,小说的意义更多的是在隐喻层面上,它呼应了《美丽新世界》等对科技理想主义的批判。在《脑控》中,疫情的出现是科学研究不坚守人文底线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科技狂人利用脑控技术推行人类清洗的工具。二战以来,核实验的成功,克隆技术的攻克,人类基因密码的破译,人工智能的进步,引发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提醒人们科学实验一定要坚守人文主义的底线,否则将会变成人类的灾难,在《黑客帝国》
《星球大战》等好莱坞大片中已经表现了这一现实。
《脑控》坚守人文主义的立场,以精彩的故事承续了这一主题。
作品的坚硬质地还来自作者所掌握的行业知识。与传统文学作家相比,网络作家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往往对特定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网络小说传承通俗文学的另一种功能,即将专业知识寓于精彩的故事之中,这是网络小说“行业文”的优势。从文学题材上说,脑神经科学是一个新开拓的领域。作者郭羽说,这部小说受到陈天桥卖掉盛大投入到了脑科学研究的事例启发,郭羽本人曾投资了一家脑科技公司,接触过一批脑科学家,对此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
《脑控》在目前脑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展开了适度想象,以硬科幻的形式,想象了脑神经科学对人类记忆的提取,并通过药物提升人的智商,通过注射让控制器抵达大脑,对人进行脑控。这种“硬核”文的写法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在现实基础上合理想象,描绘未来脑神经科学发展的可能性,使读者对脑控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作品呈现出硬朗的文学质地,也和作品的风格密切相关。网络小说类型众多,经过众多作者的实践,形成了多样的风格,对应了读者的多样阅读需求。古人论书法,将书法的风格分为“平正”与“险绝”
,如果以此来评价网络小说,“平正”的是那些题材、构思上中规中矩的作品,而“险绝”的是那些追求变化,不断求新求异的作品。从风格上来说,
《脑控》与郭羽、刘波此前创作的《网络英雄传》系列作品一脉相承,都是属于“险绝”类型。从故事上来看,小说讲述的是高科技人才之间的爱恨情仇,拯救变成了伤害,天才变成了疯子,朋友变成了敌人,夫妻成了陌路,这一切构成了扑朔迷离的剧情,形成了作品“险绝”的风格。
在人物的刻画上,
《脑控》吸收了现代小说与通俗小说的写法,人物的经历、身世介绍都相对简练,但又赋予每个人物传奇般的身世。中国通俗小说的传统是非奇人不传,非奇事不传,非奇人奇事不传。
《脑控》中的人物都是奇人,艾伯特终身未娶,因为科学实验的失误,收养了一个养女,本来是做善事帮人找回记忆,却引来杀身之祸,大脑被偷走;威尔,曾经的脑科学实验的受害者,贫民窟的不良少年,经过一番洗心革面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却又被学校开除,成为大反派人物尤利西斯的得力助手,最终回归正义,人生可谓一波三折;陈天白,传奇的华人科学家,曾被誉为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爱因斯坦”
,第一届诺菲脑神经科学大奖的获得者,在一次实验失败后,陈天白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从一名传奇的华人科学家跌落成一名精神病患者。其他如陈辰、尤利西斯、夏楠、莫斯杰、吉米等人也都有传奇的个人身世与经历,他们都是来自不幸福家庭的“特殊人”
。从现代小说的角度来看,
《脑控》中的人物并不是简单的类型化人物,小说不仅写出了他们的故事,也书写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传奇的人生轨迹如同一个个病理切片,让人沉思生命与人性之谜。小说吸收了传统文学的写法,在叙述之中拓展了作品的寓意空间,在营造小说的坚硬质地方面同样有所贡献。
(作者系安徽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