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雨入耳耳机的 巡洋笔记 METEOR流星 年度作品 (水月雨入耳耳机可以作弊吗)

水月雨入耳耳机的 巡洋笔记 METEOR流星 年度作品 (水月雨入耳耳机可以作弊吗)

年度作品

【巡洋笔记】METEOR流星:水月雨入耳耳机的“年度作品”

水月雨在广州展上“突然亮相”的这条多单元圈铁平板入耳耳机METEOR“流星”,算是一个大惊喜;本以为广州展的水月雨展厅主要就靠知更鸟小姐姐的魅力来保障热度,没想到还有流星这样一条既有实力、大家又没听过甚至没见过的新品入耳耳机。而在我个人看来,这条1圈2铁4平板共计单边7单元的中高端入耳耳机,绝对称得上是水月雨2024年收官的“年度作品”了。

论声音,流星的调音相当成熟且自身拥有较高的素质;论外观,天然陨石面板+全新的腔体设计,颜值和质感双双在线;论配置,13mm动圈+双动铁+4平板单元,对于2024年“不务正业”疯狂出真无线的HiFi耳机品牌水月雨而言,在年底推出了这么一条有线HiFi耳机的高配置“正统作品”,让粉丝们很难不期待。在千元档价位,Kadenz已经稳稳接替了KATO坐稳了千元主力的位置;2000多价位也有Dusk风头正盛且在风格和素质方面都很讨喜。那么在更高一些的价位段,光和雪月花都是单动圈且已经不算新,所以水月雨确实缺少一款在Dusk之上、黑剑之下的多单元入耳耳机产品,来在3-5k价位为烧友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流星的腔体设计很有意思,也很有美感——这是个人眼中,目前为止水月雨多单元入耳耳机里的颜值巅峰,比起A8/S8、Blessing系列、黑剑和Dusk,流星在整体设计的精巧程度和流畅程度方面,都要更上一个台阶。首先腔体看起来有点大,从形状上可以分为靠近面板的部分和靠近导管的部分,前者依稀能看出水月雨家多单元入耳传统设计的轮廓,后者则在临近入耳的部分有一个明显的凸出,但是流星的入耳导管部分其实不长,这也保证了适当的入耳深度带来的整体佩戴舒适度和稳固性。流星的面板是设计上最大的亮点,不仅仅因为采用了天然陨石来大幅提升了质感和设计感,同时这块陨石面板也承担了动圈后腔止振板的作用。根据官方描述,流星面板上的陨石是实打实的地外矿物铁纹石和镍纹石组成,其表面的花纹每一枚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外,流星的3D打印腔体使用的这种黑色半透材料,在光线充足时呈现出来的通透质感,深得我心。

在声音方面,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水月雨在2024年实现了调音风格上的重大转变。尽管“没有低频”是个古代老梗,可在调音风格方面,传统的“水式调音”注重科学还原而缺乏情感表达,我认为长期是水月雨耳机产品的一种固有(声音)表达模式。但在今年的他家产品中,无论是平头的U2、入耳的Kadenz和Dusk,甚至是真无线的梦回、知更鸟,都在尝试打破这种自己形成的桎梏。一方面和水月雨采购的调音参考设备升级有关,另一方面,相信也是水老板自身在产品声音风格的判断和追求的方向上希望实现的变化和进取所导致的。在2024年,你无法再用过往水月雨耳机的调音风格来推测、预测新品的声音走向,流星也一样。

也许是流星的外观设计在目前的水月雨有线耳机族群中,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也因此不好判断这玩意的声音“究竟属哪一派”的,事实上它也确实不太好在自家“前辈”里找一个来准确类比声音。“水式调音”的底子显然还在,但在整体的厚度与杂食度上是有突出提升的;同时,高低两端的刺激性大幅降低,在本身具有高音质的基础上很大程度降低了听感上的刺激带来的非必要影响(比如吸引听者关注某些声音素质层面的东西而非整体表达)。这无疑意味着流星的调音更为成熟和完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Kadenz和METEOR将是2024年我最喜欢的两条水月雨有线耳机产品,无论外观和声音层面都是。单动圈的Kadenz以整体宽松舒适的“圈味”表达之下,蕴含着同价位依然拔尖的声音素质;而圈铁平板混合单元的流星则在更加强大的音质框架下,试图打造出旗舰级入耳耳机产品所具备的那种均衡中正的声音高级感——当然,并未忽视情感的表达。

从能量的分布来看这次流星走的是一个均衡中正为基本盘的声音底子,和kadenz不同的是它带有明显的微暖+微厚的走向,有点儿类似Dusk但声音比后者更加干净和透彻,一耳朵素质感也更高;三频的分布方面没有剑走偏锋刻意强调某一个频段而是“端”得很好很微妙;声音的衔接没有出现不同单元分频带来的衔接不流畅、不自然的问题,你甚至可以按照单动圈的标准来要求流星的衔接都没问题,这是我觉得水月雨展现出的一个强项。

不少在展会上听过流星的烧友,看了上一段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明明我听的流星中低频那么饱满,能量那么足,怎么到你这就成“均衡”了呢?是的,中低频饱满没错,能量感充沛也没错,甚至它的中频厚度和低频量感在水家塞子里都能名列前茅,但我仍然认为流星是一条均衡向的塞子,这和我说日轮2是一条均衡塞一样。下面还是不免俗地来“逐项分析”一遍。

首先从大家都感兴趣的低频说起。流星的低频在我看来是全方位的强,尤其结合价位来看更是如此。低频的量感充足而不过量,浑厚而下潜深刻、有力道的鼓点足以给人留下相当鲜明的印象。与另一些擅长低频的塞子相比,尽管低音量感不少,但流星在这方面我认为仍然是比较“吝啬”的,换言之,它非常讲究对多余低频能量的控制,虽然讲究“爽”却毫不多余,甚至连需求之外的泛音和残响都听不到多少;再加上弹而不软的低音弹性表现,应该说流星的低频表现很是大气和“高级”,该多的不少,该少的一点儿也不多。

其次,流星的中频虽只有2枚看似不起眼的中频动铁单元负责,但这次却在厚度和密度方面双双表现优秀,不光是歌手嗓音和乐器音色的浑厚有力,就连声音细节表现和氛围的烘托都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虽然还是建立在还原向的基础上,但已经很大限度地演绎出了人声曲目中歌手的情感表达,以及器乐曲目中乐器所希望体现的情绪变化。至于结像大小和音色的染色程度方面依然坚持了水月雨的本色,没有过多的添加,以真实、适中为主。此外在人声曲目中的背景乐器呈现,清晰而细腻,既不会抢夺人声的主导地位,又没有刻意“柔”成一团造成还原度上的缺失。流星的这个中频表现,反而是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频方面四枚平板带来的高频延伸和解析不可小觑,比较难得的是声音顺滑度很高的前提下亮度表现还不错,毛刺修饰也是点到即止,不过度,这样可以在保留充分的高音细节的同时又维持良好的耐听度。前面为什么我说流星在中低频表现抢眼的前提下,我还说它是“均衡塞”?原因就在于出色的高频表现加上醒目的高频能量感,一点儿也没有让整体声音“头轻脚重”,而是彻头彻尾地维持了通透和平衡的表现。

声场依然是水月雨的一贯风格,强调纵深和横向比例的健康度与规模感,而不是一味拉大横向宽度;同时在多单元加持下,其声音框架内的层次感和定位、细节丰富度都是同价位的佼佼者,这也是水月雨耳机的一贯特性。动态方面坦白说,在需要大动态起来时的瞬间落差带来的“爆棚”感时,流星的表现有些平,这个只有在一些大场面OST和大编制古典交响的回放时会体现出来。而瞬态表现则一如既往地优秀,速度略快,收放自如,处于一个“从不需要操心”的水平。

可能是水老板认为原线下的流星声音不够极致,流星首发标配附送了一条升级线(虽然我认为这条Litz铜+铜镀银混编的原线本身已经很优秀,毕竟是黑剑的原线),这条升级线我在广州展上从水老板手上薅来听了一下,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流星的三频素质上限,以及动态和低频下潜方面的表现。虽然换上这根线风格与原线有一定区别,但在这些方面的提升我个人还是很欣赏的(后续我拿到这根升级线会搭配流星再来具体聊一聊声音如何)。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是追求极致的骨灰级玩家,首发购入流星的话是不需要另外花心思给它折腾换线的,这两条线的声音配合流星已经可以带来很高水准的声音表现了。

最后聊一聊搭配。毕竟13mm的圈加上4个平板,流星的驱动力方面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但相比起使用同等数量静电单元的塞子来说平板的易驱动性又有一定的优势。个人建议是搭配千元档或以上的中高端小尾巴,或者在推力和控制力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国砖来驱动流星,比如飞傲M23、凯音N6iii、海贝R6PRO MAX等等,可以充分发挥出流星的全部实力。

总的来说,水月雨METEOR流星是水月雨在年末给烧友带来的一个“惊喜”级别的新品,更高的单元配置和声音表现,以及全新的外观设计与声音调校风格,既有进阶级烧友所期待的高素质,又有着不墨守成规的风格层面的突破。个人认为非常适合给中端进阶级烧友作为主力入耳耳机的选择。

分享 举报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 “首席”打赏官正虚席以待!

专注随身音频13年,资深耳机发烧友。

关注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