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这本关于吃的书,我能读一年——《考吃》
拿到书的那一刻,还是蛮开心的,一直以来,我对古代的历史的方方面面都比较感兴趣,很多时候都会尝试从各个方面来看一看我们这些迷人的老祖宗的 生活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时候,吃肯定是排在第一的大事。
从茹毛饮血到各种美食,老祖宗们经历了颇多研究,在本书中,我们就能够看到,无论是水、火、油这些基本的烹饪基础,还是东坡肉、佛跳墙这些著名的菜品,都能够看到古人对美食的热爱及研究之深。
下面,句号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本书—— 朱伟《考吃》 。
30年后的再修改
这是一本新旧书,说是新书,它是23年出版的,说是旧书,它的第一版在92年前后就出版了。不同于别的书的多次印刷,我手里的这个版本是在92年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扩散添加的,按照序里所描述的那样,这本书用了30年才写完。
作者朱伟,上海人,上山下乡都做过,一路从记者到编辑再到主编, 文学 功底深厚,著有《有关品质》《四季小品》《重读八十年代》《日读古诗词》等,这本《考吃》是作者的最新力作。
《考吃》历经了几次不同版本的印刷,中间2005年也有一次印刷,这次算是最新版本了,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错误的修正和内容的补充,我们就以最新版本来进行解读下吧。
中国书店出版的老版本 最新版书中都讲了啥
这本书的内容颇为丰富,从厨神开始,依次对水、火、油、盐、酱、醋、糖、羹、八珍、面等等共50个方面展开了描述,我 大体上将其分为烹饪基础、食材和菜品 ,当然了,这是大概的分法。
烹饪基础
烹饪基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要讲究 五味三材 ,现在人叫做酸甜苦辣咸五味,水火木三材,因此,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这本书就开始了。
书本开始,讲了下厨神,凡是先说出处,这是古人的习惯,也就是说,你要知道自己的祖师爷是谁,才能从事这个行业,虽然我们很多人并不从事餐饮行业,了解下总是没有错误。古人喜欢封神,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应神灵在管辖统治,厨师这一行业当然也不会例外。
后面,水、火、油、盐、酱等等,内容的编写上大概就属于一个路数了, 丰富但多引用 。阅读上有一定的困难,当然了,这是相对于我来说,可能大家的文言文水平比较高,读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由于这一个小分类(当然是我自己分的啦)里内容基本一致,那我就以开头的“水”来说下,在我们平常看来,水就是水,没有太大区别,你要是硬说,那就有江河湖泊之分,但是本质上还是水,是H2O。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就发现,古人的认识就不是这样了。
文中,分别阐述了古人对水的认知、对水的分类和水的辨别之法。
现在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古人在对水的认知上,可以说高出这个理解,认为人最开始就是一滴水,而后才有了人。并且,将水认为为天生之,天生的就是灵气十足,天一地二嘛,故而称为灵水。
不同于现在的自来水、矿泉水、山泉水等等区分,古人对水的区分也有自己的方法,一般来说 ,按照位置和节气进行区分比较常见,比如江湖长流宿水、山泉雨水,又比如灵水、神水、天水(三种叫法其实都是指雨水)等等。
其中, 天水比较有意思,贾铭对其做了更加深入的区分,是按照节气进行的划分。 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说法是比较荒谬的,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古人对自然的一种探索的结晶。比方说立春节雨水能够让不易受孕的人怀孕。
古人认为,立春时节,大地阳气上升,有春升始生之气,故而可以受孕。
这里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 古人对天地阴阳调和运转的理解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多有体现,比如“火”篇中的阳燧和木燧之分,也是如此。
在对不同时节的水的理解上,也有我们比较认同的观点,如冰,在文内写到“ 若暑月食之,不过暂时爽快,入腹令寒热相激,久必致病,因与时候相反,非所宜也。 ”,这不就是夏天吃冰淇淋一类的描述嘛,吃多了,寒气侵袭,必会生病。这里说的生病不一定是外在,脾胃虚弱也是。
最后,对于水的好坏, 文内还给出了辨别之法,共有五种方法,煮试、日试、味试、称试和纸帛试 ,之前去无锡惠山的时候,惠山泉被称为“天下第二泉”,当时我以为是陆羽的个人看法,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辨别之法,实在是大开眼界。
食材篇
食材篇主要有豆腐、熊掌、鲤鱼等篇章,主要讲述各种食材的故事,食材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巧。和烹饪基础一样,咱们就单独拿一篇聊,比如“豆腐”。
从豆腐的起源开始入手,到与豆腐有关的故事,最后再到豆腐的制作过程、各种吃法都有涉猎。
说到起源,居然碰到了一个比较出名的人,淮南王刘安,可能有些朋友对他比较陌生,说一个美食大家就知道了,淮南牛肉汤。据传,淮南牛肉汤就和刘安有着比较深的瓜葛(说法之一哈)。
豆腐鼻祖——淮南王刘安在文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做东西的讲究细致,制作豆腐的方法中提到,做豆腐必须要用到泉水,更有甚者对磨也有要求,淮南八公山珍珠泉的泉水做的豆腐,用来做汤的时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当然了,没有办法印证,不晓得真假啊。
淮南豆腐宴(看上去应该是菊花豆腐)除了豆腐的制作,文中还提到关于豆腐的菜肴,其中有古法菜肴,比如 “蒋侍郎豆腐” ,也有现代的吃法, 辽宁的豆腐宴 。家常里面,大家耳熟能详的估计就是 小葱拌豆腐 了,还有一个 麻婆豆腐 。
延庆农家豆腐宴豆腐除了能吃,还能够醒酒,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菜品篇
菜品篇里面有很多比较出名的菜肴,东坡肉、肥肺汤、北京烤鸭、佛跳墙等,哦,对了,还有最后一个满汉全席。这些内容说实话,不要在晚上的时候看,容易饿!
和食材篇类似,菜品篇也是对一道菜品的起源、故事和制作方式进行讲述,以东坡肉为例,大家都知道这是苏东坡发明的一道菜,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这道菜的理解也就这些。
看过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大才子苏东坡喜爱吃猪肉,甚至喜爱到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豚儿,可见其对猪肉的喜爱,别人请苏东坡吃饭,桌上可以没有别的,只是不能没有猪肉。
当时,苏东坡在黄州,猪肉非常的便宜,有钱人不屑于吃,穷人又不会煮,苏东坡就发明了东坡肉,“ 他的炖肉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大块切肉,用很少的水煮开后,用文火把佐料和水都烧干,把肉炖得酥烂 ”,我们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红烧肉也采用这种做法,就是不晓得东坡肉发明出来之后,当地肉价有没有上涨。
由东坡肉引申, 文中也讲解了很多猪肉的做法、吃法,引用了很多的文献来阐述,可以看出古人对烧纸菜肴的奇思妙想,造就了很多的出名菜品 。
其他菜品我就不累述了,各位在书中一一找寻,其乐无穷。
如何评价这本书
关于饮食的书籍有很多,从 《食珍录》、《食经》,到《随园食单》,古人写了很多,这本《考吃》就 对饮食 文化 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诠释 ,文中大量引用了古文献,从厨神开始谈起,然后是基础要素,如水、火、油、盐,聊到馒头、面条、米线,最后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满汉全席收尾。 可以说从另外一个视角构建了中国的食史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古人对饮食的考究 ,在基础要素中,对每一个要素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例如水,古人对一年中不同时节的水、不同位置的水、天上降下来的水和地底涌出来的水都进行了区分,更是对水的好坏给出了五步辨认的方法。其他的要素也都是这样。
对于美食,文中也是引经据典,以东坡肉为例,这是大家都吃过的一道菜了,从发源到制作,从苏东坡本人到美食的诞生,期间还加入了一些苏东坡的趣事,无论你是一个故事迷,还是一个美食爱好者,都能够从这里面看到你喜欢的内容, 涵盖非常丰富 。
人无完人,书也是如此,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瑕疵,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文言文的内容比较多,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比较慢的原因,二是我感觉缺少些插图,很多东西理解起来不太容易。
不过,整体来说,这本书对历史饮食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 非常推荐喜爱这类知识的朋友阅读下,绝对能够获益匪浅 。
我们下一本书见!
一个啥都不懂但是啥都想懂的家伙……
关注 考吃¥41.3起 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