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旗舰!谈谈旷世之声的M18i便携解码耳放

多面旗舰!谈谈旷世之声的M18i便携解码耳放

多面旗舰!谈谈旷世之声的M18i便携解码耳放

多面旗舰!谈谈旷世之声的M18i便携解码耳放

旷世之声在便携领域的成就,是明显高于自家台式领域的,不管是市场热度、用户占有率、正向的使用反馈等等,我认为都值得让旷世之声多去开发那么几款产品。说实在的,大家都是做便携产品,但他们总能在相等的体积下做出“意想不到的性能”,调音也总是令人感到安稳,所以这个品牌甭管出啥新品,“盲狙”的烧友那是相当多。

我最早玩的是开窗设计的M15,相比旷世之声的首款小尾巴M12,我认为M15才是那个开启了多数人心目中“旗舰小尾巴时代”的正统之作,也是旷世之声一炮打响的红火型号,后来能有如此震慑力的便携设备,也就是大尾巴CMA18P了,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属于同级别扛把子类型,能找到的替代品并不多。

对新品M18i感到期待的人之所以这么多,少不了前面那些猛货的铺垫,经过半个多月的使用,我断定这就是旷世之声开启“便携HiFi新篇章”的旗舰大作。回应标题,这是一条多面形态的旗舰小尾巴,除了常规有线模式(经过苹果MFi许可,完美支持iPhone/iPad和苹果生态连接),很多人喜欢的蓝牙听音方案,它也是给足了的。搭载蓝牙5.4,蓝牙模式最高支持高通骁龙畅听和LDAC,听感层面升级很大。自带电池,且电池搭载了智能省电管理系统。所以即使在有线模式下,它底部的音频USB接口只负责传音频数据,不额外消耗手机的电量,未来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旗舰小尾巴,都应该会标配此功能,一是可以保护手机电池,防止焦虑....,二是这样的独立供电模式对音频传输来说会更稳,抗干扰更好。反过来说,旷世之声也是利用了这波独立供电的优势,去深度的开发出M18i“蓝牙形态”,我也强烈建议喜欢蓝牙小尾巴的用户去考虑它,从音质体验上来说也并不比CMA18P差,无非就是推力数值上的差距。

聊聊外观吧,M18i整体设计风格倒是没啥变化,从外观可能看不出有什么新阶段的开始,甚至我觉得不如开窗设计的M15显得“HiFi”,这波脑放加成算是无了。正面是全贴合的OLED屏幕,显示窗口在右侧,基本的音量(比以往多了独立音量调节)、电池百分比、增益、码率、连接状态都在内了,不过并没有额外的什么滤波器、EQ模式、声道平衡等等功能调节,从这也能看出M18i并没有考虑去额外的增加“可玩性”,而是选择踏踏实实的让你听歌。哦对了它支持高清麦克风通话,搭载了一个英飞凌旗舰麦克风,带AI通话降噪,平常听着歌突然来个电话或者发个语音,也不至于重新插拔设备,很重要的功能。

有一说一,机器做工我认为是比之前好的,不管是正面屏幕的贴合度也好,还是整个机器边角的打磨和按键操作的手感,都是一个更精进的提升。之前的M15我在晃动的时候,那个增益推杆就会松动,耳M18i晃起来整体就很紧凑扎实。

核心配置还是讲讲吧,M18i用的是两颗ES9219Q x 2,且在这个平台上,旷世之声和ESS工程师一块开发了TTA解码结构,这个架构可以对标很多台式设备,物理极限很高。同时内含两颗四组“电流模”专利放大器SiP模组,兼顾强劲的驱动力和细腻的音色,300欧真实负载下失真低至0.0002%。最后再加上TOREX高效率电源管理系统的加持,能彻底的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目标。所以真正的旗舰设备,不能只堆料堆性能,也要全面的考虑功耗、易用性等其他体验。在兼容性方面,除了苹果的MFi许可,还搭载16核 XMOS XU316 USB平台,手机、PC、游戏机全面兼容,3.5mm 和 4.4mm 双插口当然标配,然后增益调节、PC/BT/Phone等都是直接通过侧方按键来调节,简单方便,且蓝牙MFB模式下可以切换曲目。

声音,M18i和M15作比较的话,很明显M18i的“风格特性”被削减了一些,以往M15是厚重暖润、声场略小、高频峰平缓的类型,很大一波烧友会把它当作润色型的前端去搭配。而如今的M18i,我认为是轻微的厚重、声场宽大、中高频均衡大气,整体框架规模有了巨大提升,它的绝对优势是“不挑耳机”,铁味儿重的耳机接它身上,那种毛刺感或者冷硬感,会轻微的给削弱掉,主观感受上就会更安稳踏实一些。接什么圈味儿浓的塞子吧,M18i也不至于把这种感受给放大,作为旗舰级产品的高解析还原范儿,还是很明显能感受到的。

我认为M18i是一个染色比较“克制”的设备,它在耐听和抓耳之间有着近乎参考级的一份衡量,你很难说这是一条锋芒毕露、个性十足的设备。这里举个例子,我最近经常用的旗舰小尾巴有3个,DC07 PRO、Beam4、KA17,其中DC07 PRO是比较偏甜美系的,声音略靓,音色不宽。Beam4呢则是充满着韧性、刚性的声音,音色略冷、瞬态飞快。而KA17呢则是偏大动态、比较敦实的声音。到了M18i这儿,它的“音色浮动”没那么大,出色的点是整个大动态和整体素质,它的声音听起来是很有能量感的,即使是在蓝牙模式下,也可以延续这些优势,千万不要把蓝牙模式当作送的,你如果习惯用蓝牙连接,也完全可以当蓝牙主力设备来用,如果不是对推力有更高的要求(推大耳什么的),市面上的蓝牙大尾巴用起来还真不如它香...

搭配方面,我尝试用CP622B来测试M18i的两端极限,首先CP622B是一条很有潜力的耳机,主要表现在高频延展和低频下潜两个方面,前端的边际性能什么样,它传出来的就是什么样。这套搭配下的听感,属于是有“硕大起伏感”的,整个声音全貌没有任何的束缚,像高频延展、低频下潜这些,都释放的挺尽兴。但是它的高频色泽、中频人声这块,并不显得妖娆,没有去刻意的强调线条感和明亮度,一点不躁动,是自然而然的表现出真实的音乐韵味,这可能是我听过的最朴实、也最有力量的小尾巴了。

试了试推头戴的效果,这里搭配的是森海的HD660 S2,开启高增益以后的效果比想象中惊艳,HD660 S2吃一个比较吃动态和声音鲜活度的头戴,我一般都是上台来听,在M18i的驱动下,它的声音还是挺活跃的,结像的响应速度和大起大落的状态让我感觉有“推到位了”的状态。

对于它适用于哪部分烧友群体?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一个“独挡多面”的轻便型解码耳放,它的性能和通吃程度,已经超越普通小尾巴界限和极限了,能替代很多体积大于它两倍的产物...,且除了手机和电脑连接,蓝牙连接更是实用的强势功能。2499的定价也和我预想的差不多,最早体验的时候我觉得它的定位应该是低于CMA18P,然后肯定远高于MA15,和旷世之声往常作品一样,M18i仍然可以盲冲。

分享 举报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作者一下

打赏 “首席”打赏官正虚席以待!

耳机发烧友、折腾各种Hifi器材、评测等

关注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