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平均2周收购一家公司 库克最新采访 不care华为等竞争对手 (苹果周怎么算)

苹果平均2周收购一家公司 库克最新采访 不care华为等竞争对手 (苹果周怎么算)

库克最新采访:苹果平均2周收购一家公司,不care华为等竞争对手

雷刚 来源: 量子位

苹果不光让你买买买,自己也剁手不停歇。

蒂姆·库克最新访谈中透露,苹果保持着对小公司的高频率收购,平均2-3周就会买下一家公司。

不过苹果CEO也强调,收购的核心目的是 人才和知识产权

且由于收购标的都规模较小,所以也不怎么宣布。

当然,主要还是有钱任性,2254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并不是躺在财报上好看的。

战略延伸

库克还说,收购一般也会有明确的战略目的。

熟悉苹果风格的人也知道,如果苹果有一些高调收购,多半就是风向标。

CNBC就举例,2018年收购电子杂志订阅服务公司Texture,就是苹果要推出 苹果新闻 的节奏,这也成为2019年苹果进军内容服务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更早之前,苹果2014年30亿美元收购Beats,跟其后在耳机、音响类设备的战略密切协同。

另外,Siri就更不用说了。

苹果要买什么、买了什么,意义远超收购本身。

这也是目前外界格外关注苹果收购特斯拉、Netflix传闻的原因。

“苹果不是科技公司”

目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持有苹果约5%的股份,股神还在问答中笑称,希望苹果跌一跌,这样自己可以再加仓,甚至希望100%拥有。

但巴菲特之前也说,自己不投科技公司或不了解的公司。

对于这个观点,库克也有回应。

苹果CEO说,显然,巴菲特没有将苹果当做一家科技公司,而是一家消费者公司。

库克认为这不难理解。

“技术应该被放在后台,它可以赋能用户,但消费者不必感知。”

乔布斯接班人延伸帮主观点,认为苹果身处科技和人文十字路口,核心目标是为终端用户生产产品,核心工作也围绕消费者展开。

言外之意,是不是科技公司,或是否被当做科技公司,不重要。

库克还透露,跟巴菲特认识好多年,但巴菲特买苹果股票一点没跟他打招呼。

苹果内部有辩论文化

对于苹果的定位,库克还强调说,使命在于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但对于做什么、不做什么,进入什么领域、不进入什么领域,苹果内部文化会帮助决断。

这是一种 辩论文化

苹果CEO介绍,苹果内部就像一个大家庭,对于很多业务展开,都会内部辩论,充分发表意见。

这会让考虑问题的眼光更长远,因为一旦苹果决定选择把某项技术应用于某款产品\领域,就可能在多年后对用户产品关键影响。

库克透露,最近一次的辩论围绕苹果表中的健身、健康功能展开。

其中还有用户体验方面的进一步讨论,比如手表跟iPhone之间的协同\差异,而不是功能照搬。

苹果有责任帮用户保护数据

库克还被问到用户数据使用问题。

他说苹果无论何时,都不会选择利用用户隐私数据获利的商业模式。

库克说大家选择你的产品,不是希望你去搞一个他的详细生活资料库,更何况把用户的隐私数据拿去商业变现。

这种方式本身就可以说很邪恶。

苹果采取什么样隐私数据政策?库克有一个形象化比喻。

他说现在的手机越来越智能,他了解你的朋友、你的孩子,知道你的财务状况,拥有你的健康数据,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你的其他生产资料。

“如果一个盗贼闯入你家翻遍每一个抽屉,可能得到的信息也不会比你手机多。”

所以对于苹果来说,不止是这些数据完全用户所有,而且还要当你的保镖,有责任帮你保护手机数据不被泄露。

库克说苹果用户不必成为计算机专家,也不用去费心去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苹果会为你做这些事。

谈竞争

最后,库克还被问到了他治下苹果面临的竞争环境。

库克说他们不是跟某家或某个领域对手竞争,而是在各个战线展开。

比如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和谷歌都是对手。

而智能硬件领域,三星、华为等一大票中国硬件公司都是强敌。

在PC领域,惠普和联想都是竞争对手。

所以如果苹果把目光放在竞争和对手身上,并不理智。

苹果的核心关注永远是用户。

这就是苹果一以贯之的至简大道,这就是苹果看待问题的方式。

OMT:苹果去年公开收购的10家公司

最后,苹果在2018年公开收购的公司,也被专门盘点过。

分享如下:

1.Buddybuild

应用程序开发服务。Buddybuild是一家位于温哥华的公司,专注于iOS开发的部署和集成工具,包括用户反馈平台等。收购完成后,Buddybuild团队加入了苹果的Xcode工程团队,为“整个iOS社区构建了令人惊叹的开发工具”。此次收购的目标是支持苹果的Xcode开发平台。

2.Silicon Valley>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