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年拿下博士学位 发表11篇顶会论文!浙大校友李旻辰斩获SIGGRAPH最佳博士论文奖

他2年拿下博士学位 发表11篇顶会论文!浙大校友李旻辰斩获SIGGRAPH最佳博士论文奖

他2年拿下博士学位,发表11篇顶会论文!浙大校友李旻辰斩获SIGGRAPH最佳博士论文奖

十三 来源: 量子位

官网点评:在相关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连续四年,SIGGRAPH最佳博士论文奖,被华人学者拿下。

今年,浙大校友、UCLA数学系博士后 李旻辰 斩获殊荣。

然而随之浮出的,可不单单是这份荣耀,还有他那开挂般的学术生涯。

来,感受一下一组数据:

这般经历,不禁引得网友直呼:

超短的读博经历

2018年9月入学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攻读博士,2020年12月毕业。

在之前接受《李丁聊天室》采访时,李旻辰自己也这样说到。

但快,并不意味着标准的降低。

北美博士毕业一般有两个要求: 一硬一软

硬性一点的要求,就好比要上满多少门课、做几次答辩,还要发多少篇paper等等。

例如宾大在paper方面,就要求有 三篇顶刊 ,而且得是 一作 的那种。

而稍微软一点的要求,就是来自 导师 了 (你懂的)。

说白了,就是得看导师觉得你是不是达到了毕业的标准。

而且即便是达到了标准,他愿不愿意让你毕业,也得视情况而定了。

那么面对这些个的门槛,李旻辰又是怎么一步一步“解锁”的呢?

其实,这离不开他早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的经历。

在李旻辰读硕士两年半期间的课程等,在宾大的体系里是承认的。

基于这一点,他在博士期间便省去了上2门课和1次答辩的时间。

但更重要的是,李旻辰在硕士期间已经发表了2篇一作的研究(UBC硕士毕业要求1篇一作)。

如此的硕士经历,就为他在读博的路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而提到“软”的方面,李旻辰认为自己非常的幸运,能够遇到一个很好的导师—— 蒋陈凡夫 教授。

(没错,他正是我们所熟知的胡渊鸣等人的导师。)

在蒋老师的带领下,李旻辰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最优化问题和数值方法在几何处理与物理仿真中的应用。

而在他看到李旻辰已经达到了博士该有的水平后,主动找上门说:

“非常震惊” ,这是李旻辰听到导师这句话的第一反应。

但通过这一点,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绩。

毕竟伯乐要相马,这“马”也需得有“的卢”之质。

但比起学术上的成就,通过在UBC和UPenn的求学经历,其实有一颗种子早已在李旻辰的心中生根发芽—— 成为一名教授

而影响他最为深远的,就是蒋陈凡夫教授了:

于是,在博士毕业之后,他便毅然决然作出了他的选择——入职UCLA数学系。

李旻辰在系里的职称是Assistant Adjunct Professor,翻译过来可以叫做临时助理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我们通常说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有所不同。

前者在科研方面更像博士后,但同时又有教学工作;而后者则是我们熟悉的终身教职“直通车”。

据了解,目前李旻辰正在UCLA教暑期课程(多元微积分),秋季学期还会教数值计算方法。

如此看来,李旻辰算是实现了在科研道路上的理想。

但这条科研路,他是怎么踏进来的?

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趣,又是从何而来?

这就要从李旻辰更早的经历说起了。

本科经历影响深远

李旻辰小时候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非常喜欢打游戏。

除了正常学习之外,他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考虑过到底要做什么,选择哪个专业。

但刚入浙江大学,两个契机坚定了李旻辰选择计算机图形学的信念。

在大一上编程课在网上做题的时候,他写了一个程序去解决一个问题。

然后发现输出的结果,可以去满足这个问题的需求。

这就是李旻辰对编程这件事的最直观感受。

而在接触编程之前,他看到类似计算器这样的东西,只是简单的会觉得它是个精密仪器。

但通过自己动手去了解其原理,而且还能实现出来,他就会觉得非常开心。

“编程是一件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李旻辰这样说到。

这算得上是给他的科研道路铺设了“好开头”。

另一个契机,就是李旻辰在浙大选专业的故事。

在选专业之前,学生会被安排去各个实验室进行参观。

李旻辰当时大概参观了5个实验室,但在“逛”完前四个实验室后,他却感觉一头雾水—— “不太明白它们是做什么的”

但最后一个参观的,正是 计算机图形学 的实验室——浙大周昆教授的 CAD&CG实验室

在看到他们所做的成果,李旻辰突然觉得:

这就勾起了李旻辰的兴趣,于是他便认真地阅读起实验室介绍。

后来他发现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和成果,不仅仅是可以用于游戏或电影,与工业界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例如CAD制图、零件的建模,甚至是土木工程的模拟等等。

于是,在选择专业这件事上,用李旻辰的话来说就是:

这样的2个契机,称得上是李旻辰在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了。

但随着他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不断深挖,李旻辰发现这个领域其实还有更多的细分子领域。

“它是一个很综合、很包容的学科,各个方向的研究都有所涉及。”李旻辰解释到。

在刚刚本科毕业之际,他主动去看了SIGGRAPH的论文。

李旻辰发现,这些论文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做建模的,有做渲染的,有做模拟,还有做图像操作等等:

也正是有了这般深入的了解经历,李旻辰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初衷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不再是像最初只是单纯的觉得很酷炫,而是对计算机图形学中那些比较“基础、根本”,但却很困难的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个“基础”并不是意味着简单,而是指它的问题不复杂,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表述清楚,但解决起来却很困难。

于是,李旻辰越发喜欢上了用数学建模或数值优化的方法,去解决它们:

当然了,偏理论嘛,定然是会有枯燥的成分在里面。

对此,李旻辰解释道:

但通过李旻辰取得的成果也证明了一点,只要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最终还是会有所收获。

最佳博士论文奖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坚持,李旻辰斩获了本届SIGGRAPH的最佳博士论文奖(The Outstand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

与之相关的研究是 Robust and Accurate Simulation of Elastodynamics and Contact

SIGGRAPH官方对此的评价是:

在以往固体运动仿真以及受力分析中,精确地对固体自身或之间的接触进行建模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有复杂形状、精细结构,且能发生较大形变的固体。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固体的弹性在数学描述中是非线形且非凸的,而接触不仅非线形且非凸,还不光滑。

而这些都是应用数值方法进行物理仿真时极难处理的性质。

传统方法要么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但非常耗时,要么仿真较快但肉眼可见地不真实(因为误差很大),甚至很容易出现数值爆炸导致仿真失败。

而李旻辰在这项研究中所提出的(Incremental Potential Contact)方法,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在最优化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所有碰撞情景的严谨数学定义、对障碍函数法的降维加速、对静动摩擦转换的可控建模,以及对摩擦算子的巧妙离散。

这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而能在较快的速度下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稳定、无穿透的仿真效果。

但李旻辰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呢?

毕竟官方都说了,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不容易取得突破”的问题。

这就离不开李旻辰发表的第一篇SIGGRAPH文章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导师蒋陈凡夫教授的支持与引导,以及Adobe合作者Danny Kaufman博士的挑战与激励。

而且李旻辰不仅仅是在学术界深耕,其实在产业界有所作为。

例如与CG大牛张心欣的泽森科工一直有着密切合作,也算是半个创始人。

据了解,他们也有计划在美国合作开一家公司,在促进国内外人才交流的同时把IPC产业化,让更高质量的物理仿真系统,以简单易用的形式真正去改善多个行业的生产方式。

最后,我们也与李旻辰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是否有女朋友呢?

对此,李旻辰回答说:

(手动点赞了!)

参考链接:

[1]李丁聊天室《两年读完计算机博士的分享》:最佳博士论文:官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