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大学,29岁拿下教职,如今这位华裔学者拿下Jeffrey Elman大奖
鱼羊 来源: 量子位中国乡村教育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中国乡村教育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纽约大学华裔教授马伟基,摘下第二届Jeffrey L. Elman科学成就和社区建设奖。
该奖项由认知科学学会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设立,旨在纪念知名认知科学家Jeffrey Elman,奖励那些像他那样,在职业生涯中 表现出卓越科学成就,并致力于社区建设和服务 的中坚认知科学家。
消息一出,不少认知科学界的研究人员表示:实至名归。
他的同事、图灵奖得主LeCun也转发了这条消息以示祝贺。
14岁上大学,从量子力学到神经科学
马伟基,目前为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
他是一位荷兰华裔,祖籍山东烟台。
年少时,马伟基便以“天才少年”之名受到外界关注:
14岁上大学,17岁读博士。到了22岁,许多人本科刚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拿下了数学、物理两个硕士学位,以及理论物理博士学位。
但此后,在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时,马伟基却转换了研究方向——从量子力学转向了神经科学。
根据马伟基主页的“非官方故事”和他在《Science》Working Life板块发表的文章,他是这样描述这段经历的:
他表示,他的自信在读博期间被打破,先是遇上了不太靠谱的导师,后来又发现弦理论实在太太太难了。
为了逃避这样的现实困境,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象棋、志愿服务等事物上,最后是“抱着另一位博士生的大腿毕了业,以致于觉得这个博士学位不是自己的”。
博士毕业后,马伟基觉得自己怕是拿不到教职了,差点离开学术界。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再试一次,不过不搞理论物理了,而是“要用统计物理解决意识问题”。
但请注意,这并不是一个放下豪言然后立时开挂的故事。
个中挣扎,真是相当真实了。
在2004年第二个博后研究工作开始之后,迄今为止,马伟基已经发表80余篇文章,其中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Bayesian inference with probabilistic population codes(贝叶斯推理与概率群体代码)》引用次数1300+。
根据Google Scholar数据,目前,马伟基论文的引用次数达到9425次,h指数为41。
马伟基的实验室目前从事认知科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目标是理解大脑用于困难决策的算法机制,包括感知、注意力、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等。除了用到人类行为实验和认知模型等主要工具,该实验室也从事神经群体建模、训练神经网络等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马伟基教授一直以来都很关心学生们在学术道路上面临的困难。
2014年,他和同事Cristina Alberini在纽约大学开展了“在科学中成长”系列活动,旨在倾听学生们在学术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并邀请科研工作者们分享他们真实的人生故事,即“非官方故事”——充满困难、疑惑、迂回和失败的那一面。
心系中国
身为第三代荷兰移民,马伟基从小在荷兰长大,他在发表在《大学生》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坦承,小时候“觉得自己像荷兰人”。
但在他第一次回山东老家探亲之时,他立即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觉。
此后,随着对中国文化更深入的了解,“我才开始明白作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在做第二个博后期间,他创立了“中国乡村教育基金会”(RCEF),致力于促进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
参考链接:
— 完 —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