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数据分析技术栈的演进与实践 (linkedin)

LinkedIn数据分析技术栈的演进与实践 (linkedin)

简介

去年年底,我们将 LinkedIn 的数据分析技术栈(包括 1400 多个数据集、900 多个数据流和 2100 多个用户)迁移到了基于开源大数据技术的技术栈,本文将概要地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此举使我们摆脱了第三方专有(3PP)平台的限制,节省了数百万的许可、技术支持和其他运营费用。此外,此举使我们能够自由地扩展和增强我们的组件和平台,从而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规划了数据湖/仓库战略。

虽然大规模的技术迁移通常非常复杂,而且难免延期,但我们的工具和方法允许提前执行,对生产环境未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我们还以此为契机,为开发人员和用户改进了整个分析生态。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

旧有的数据分析技术栈

在 LinkedIn 的早期阶段,我们利用几个 3PP 数据平台来支撑业务的快速增长。虽然后来遇到了一些限制,但在当时,将现成的产品拼凑在一起以满足需求要快得多。我们使用 ETL 将数据抽取到数据仓库,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报表和分析(如图 1 所示),这在当时是一个标准模式。

虽然这个技术栈在六年中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它有以下缺点。

最终,我们制定计划将所有数据集迁移到了新的技术栈上。

根据数据集谱系和使用情况制定迁移计划

早期,我们就意识到,如果不首先探清数据集谱系和使用情况,就很难规划大规模的迁移工作。这些知识将使我们能够:

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数据产品,以提供 TD 数据集的上/下游依赖关系。其次,我们创建了数据管道来提取数据集的使用信息。为了获得 TD 元数据以支持这些工作,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勉强使用 TD 日志,因为这个闭源系统没有提供任何其他的方式。然而,我们有一个更优雅的解决方案来获得 Hadoop 元数据。我们给 MapReduce 和 Trino 添加了工具,可以发送带有详细数据集访问元数据的 Kafka 事件。然后,这些事件被一个作业摄取到 HDFS 中,并用 Hive 脚本进行处理,用于下游消费和仪表盘。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图 3)。

比较有意思的是,上面的数据管道开始是一个实习生项目,最后成为迁移的基石。在 LinkedIn,我们努力为实习生提供真实世界的、有影响力的项目,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我们的实习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

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对数据集进行了广泛的编目,以帮助我们进行规划。这些目录帮助我们规划了主要的数据模型修订,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视图,帮助我们找出多余的数据集,并且符合事实/维表。结果,我们将 1424 个数据集并成了 450 个,减少了 70%的迁移工作量。

此外,以前我们的数据模型严重受上游 OLTP 资源的影响,这些数据模型是高度规范化的,为行级事务而设计。然而,我们复杂的业务分析需要将这些模型转化为普通但开销大的表连接。为此,我们对表进行了去规范化和预连接,以简化我们的分析工作(图 4)。

总之,数据集谱系对于迁移来说非常重要,但可能没有现成的。迁移是一个构建簿记工具的好机会,有许多迁移工作之外的好处。

迁移到新的数据生态系统

规划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将所有数据集转移到新的生态系统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新生态系统的设计深受从 TD 迁出的影响,因为它解决了旧有 TD 技术栈的痛点。

该技术栈包含以下组件:

(LinkedIn 的数据访问层):一个供开发人员使用的 API,开发人员无需关心存储介质、路径和格式。我们还借着此次迁移重新评估和改善了数据管道的性能。首先,我们必须解决 Avro 文件格式糟糕的读取性能,该文件格式来自上游组件。因此,我们迁移到了 ORC,读取速度提高了约 10 到 1000 倍,同时压缩率提高了约 25 到 50%。其次,我们从性能较差的 Hive/Pig 流迁移到 Spark,使运行时间减少了约 80%。最后,我们调整了我们的工作,以确保适当的资源使用率和性能。

通过在可以完全控制的技术栈上构建平台,我们赋予了自己作为工程师的权力,并确立了我们自己的创新文化。

用户迁移和数据集废弃自动化

在完成数据集的迁移后,我们还需要协调 2100 多个 TD 用户的迁移和 1400 多个 TD 数据集的废弃。这个过程要是手动完成,会特别啰嗦特别费时,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并且人力成本非常高。将这个过程自动化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需要我们创建一个本身比较复杂的服务。

我们采用了一条中间路线,借助自动化来协调任务。我们的解决方案的高级架构图如下(图 6)。后端由一个 MySQL 操作数据存储组成,其中的数据来自我们的数据集谱系解决方案。我们构建了一个后端 API 服务来协调废弃工作。该服务会识别候选废弃项,即没有依赖且使用率低的 TD 数据集。随后,该服务向数据集用户发送了关于数据集即将废弃的电子邮件,并通知 SRE 锁定、归档,并在宽限期后从 TD 删除数据集。

这样一来,这个过程就不那么乏味了,更容易管理了,而且据我们估计,成本只是人工处理的一小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尽可能抓住机会,通过自动化来节省时间、精力和成本。

总结

根据我们的经验,技术迁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创新方法是有好处的。下面是我们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为面临类似情况的其他组织提供借鉴。

首先,在技术迁移期间寻找机会改善数据生态。 除了迁移到 Hadoop,我们还利用这个机会大幅更新了我们的数据模型,并改进了数据管道的性能和工作流。要了解具体案例的详细信息,可以阅读这篇博文。

其次,从传统的 3PP 数据库迁移时要警惕性能和功能差异。 为了与 TD 的性能相匹配,我们在 Hadoop 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 ORC 转换和Spark shuffle优化)。此外,我们不得不实现或放弃在 TD 中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功能(例如基于行的访问控制)。为了技术迁移顺利进行,我们建议尽早查明差异。

最后,尽可能利用以及构建自动化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案例中,我们构建了解决方案来推导数据集谱系和使用情况,与下游用户沟通,并废弃数据集。尽管需要前期投资,但最终结果更有成本效益,更不容易出错。此外,这些解决方案在迁移后仍能协助我们进行数据管理,使其成为一项良好的长期投资。

将来,我们期待着 LinkedIn 更大的技术转型;例如,我们正在将整个技术栈迁移到微软Azure,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大最具雄心的迁移。因此,我们将继续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享受不断发展的技术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查看英文原文: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