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大缩水 灾难性 英特尔自动驾驶掌上明珠Mobileye的 上市 (估值缩水的后果)

估值大缩水 灾难性 英特尔自动驾驶掌上明珠Mobileye的 上市 (估值缩水的后果)

Mobileye IPO 后,估值大缩水

InfoQ 获悉,北京时间 10 月 26 日,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Mobileye 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此次 IPO 发行价为 21 美元/股,募资 8.61 亿美元,开盘大涨 27%,收盘市值高达 230 亿美元(约人民币 1650 亿元),成为今年美股第四大 IPO。

10 月 25 日,Mobileye 将 IPO 发行价定为 21 美元。Mobileye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它以每股 21 美元的价格发行了 4100 万股股票。该公司此前曾指导 IPO 定价可能在每股 18 美元至 20 美元之间。

此次 IPO 后, Mobileye 的估值为 167 亿美元,与英特尔最初希望达到的 500 亿美元估值相去甚远。

10 月 18 日, Mobileye 曾表示其首次公开募股的目标估值接近 160 亿美元,不到此前预期的三分之一。Mobileye 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它将以每股 18 至 20 美元的价格发行 4100 万股普通股,目标是根据拟议上市范围的上限筹集至多 8.2 亿美元。

今年 4 月,路透社曾报道,有消息人士称,Mobileye 上市的估值高达 500 亿美元,这意味着,Mobileye 很可能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科技 IPO,也将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 IPO。

据悉,此次 IPO,Mobileye 自身仅出售 5% 的股份,低于大多数 IPO 典型的 10% 至 20% 的股份。这减少了由于估值较低而造成的财务损失。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英特尔将保留大量股份,包括 Mobileye 计划发行的所有 B 类股票。每股 B 类股票将拥有相当于 10 股 A 类股票的投票权。

路透报道,英特尔 CEO Pat Gelsinger 在周一就 Mobileye 上市回应称,Mobileye 之所以 IPO 并不是为了融资,更多是为了进入市场,“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应该上市,这是让其潜力最大化的最佳方式。

今年上半年营收 8.54 亿美元,业务增速正在放缓

根据财务报告,Mobileye 本财年前六个月的收入为 8.5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1%。该公司公布的净亏损为 6700 万美元。

2021 年,Mobileye 的收入为 13.9 亿美元,高于上一年的 9.67 亿美元和 2019 年的 8.79 亿美元。

富国银行分析师总结,Mobileye 从 2016 年到 2021 年以 3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Mobileye 的发展史,是一位 62 岁以色列教授的创业史。

Mobileye 由以色列教授 Amnon Shashua 于 1999 年创立。Amnon Shashua 教授出生于 1960 年,曾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计算机系任教,专注研究计算机视觉科学。Amnon Shashua 教授将他大学任教期间的学术研究发展为单目视觉系统,仅使用相机和处理器上的软件算法来检测车辆。

在教学工作之外,Amnon Shashua 教授凭借着在 计算机视觉科学 上深厚的技术积累,成为了一名技术创业者,他创办了 3D 光学公司 CogniTens。在创办 Cognitens 期间,Amnon Shashua 教授与汽车制造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也就有了后来的 Mobileye。

Mobileye 主要致力于汽车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早期特斯拉的高级驾驶辅助 Autopilot 使用的就是 Mobileye 提供的视觉辅助方案。

自 Shashua 于 1999 年创立以来,Mobileye 凭借其 ADAS (高级辅助自动驾驶)产品在汽车界声名鹊起,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成立二十多年,Mobileye 在 ADAS 市场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分析师认为,Mobileye 目前占 ADAS 市场份额的 80%。

在 Mobileye IPO 招股说明书中的给潜在投资者的一封信中,Shashua 表示,他创立 Mobileye 的信念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帮助防止车祸和挽救生命”,“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并扩大了范围——从防撞到完全自动驾驶。” “虽然我们今天业务的核心是让人类驾驶的汽车更安全,但我们正在不知疲倦地努力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

自主性是实现 Mobileye 长期目标的关键。根据招股说明书,高管们认为 ADAS 的潜在市场总额(TAM)为 160 亿美元,但预计 ADAS 和自动驾驶的潜在市场近期将在 400 亿美元左右,长期潜力约为 480 亿美元。

Bernstein 分析师 Toni Sacconaghi 认为 Mobileye 对市场预测有些过度乐观。“虽然 ADAS 几乎是近期机会的全部,但长期 TAM 偏重于自动驾驶汽车,尤其是机器人出租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 2012 年以来, Mobileye 的复合年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但这家公司的增长故事似乎已经渐入尾声。

数据显示,在 2017 年,英特尔收购之前,Mobileye 的收入增长率已经在下降了,此后,收入增长持续放缓。如下图显示,Mobileye 的同比 (YoY) 收入增长从 2013 年的 102% 下降到 2022 年上半年(1H22 )的 21%。Mobileye 的同比变化为 21%,低于 2019 年大流行前 26% 的水平。

Mobileye 收入同比变化

而且,Mobileye 的业务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客户。如下图所示,Mobileye 的前三大客户占 Mobileye 1H22 收入的 73%,高于 2019 年的 62%。

Mobileye 在自动驾驶领域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根据 Guidehouse Insights 自动驾驶系统排行榜,Mobileye 在 2021 年十大自动驾驶公司中排名第八,低于 2020 年的第五名。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Mobileye 提到,其竞争对手包括 Cruise 和 Alphabet 的 Waymo, Aurora Innovation Inc. AUR 等。此外,其消费级 AV 竞争对手包括 Apple AAPL 、 Sony SONY 和特斯拉,他们正在为消费者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与 Mobileye 不同的是,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行业的大多数竞争对手都经营其他盈利业务,这些业务为他们提供了研发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所需的资金。

Mobileye 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对手对比

Mobileye 上市,恐无法拯救英特尔

Mobileye 于 2014 年首次上市,估值约为 50 亿美元,随后英特尔于 2017 年以 153 亿美元收购了它。

当时,英特尔收购 Mobileye 之时, 正值自动驾驶技术的热潮,许多高管宣称完全自动驾驶指日可待,而且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去年 12 月,英特尔宣布打算在 2022 年年中之前推动 Mobileye 上市。然而,由于市场情况动荡,该计划一再推迟。9 月 30 日, Mobileye 终于申请了 IPO。

而虽然终于上市了,只是现在,它以较小的估值出售了较少的股票。这意味着, Mobileye 首次公开募股并没有成为其母公司所需的一剂强心剂。这家芯片制造商对这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英特尔 CEO Pat Gelsinger 对 Mobileye 大力押注,并对其 IPO 寄予厚望。英特尔正在改造其核心业务,现在制造和装备更多的制造工厂变得越来越贵,据悉,英特尔在北美和欧洲新建晶圆厂和封装厂的投资高达 700 亿美元。英特尔希望 Mobileye 上市后的收益可以为这些计划“输血”。

但不幸的是,今年的美国 IPO 市场正处于 20 年来最糟糕的状态。即使是在过去几年上市的公司也没有什么希望,去年在美国上市且交易价格低于 IPO 价格的公司比例高达 87%。

高通胀、利率上升和供应方面的限制也在考验芯片制造商。但还有更多的不利因素拖累了英特尔,今年,英特尔的业务起起落落。

一方面,PC 出货量直线 下降,导致对其处理器的需求下降。随后,美国商务部又以新规则对英特尔等同行进行了打击,要求芯片制造商获得个人许可证才能在中国销售先进芯片。因此,英特尔无法将其任何当前一代芯片(小于规定的 14 纳米阈值)出口到其主要市场之一。数据显示,英特尔去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其总营收的 27%。

收入未见起色,而且 Mobileye IPO 的表现平平,英特尔在扩张的同时,正在想方设法节约成本。英特尔与加拿大的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在几年内为其提供了额外的 150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以支付英特尔扩大其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业务所需的 300 亿美元中的一半,这家私募股权公司将获得该项目 49% 的股份。

此外,据报道,这家芯片制造商将在 11 月 开始裁员。“这些总是艰难的决定,但我们的成本太高,利润太低。我们必须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首席执行官 Pat Gelsinger 在对员工的视频讲话中说。

10 月 15 日,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由于 PC 市场增速放缓,英特尔计划展开大规模裁员,涉及人数可能达到数千人,包括销售和营销事业群在内的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可能达到 20% 左右。

企查查显示,英特尔集团在中国共有 11 家成员企业,其中 3 家已注销,共有 20 家分支机构。其中,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1 月,注册资本约 2.6 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从事新产品及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由英特尔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企查查风险信息显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关联多个劳动合同纠纷;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均存在多起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纠纷案件。

参考链接 :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