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被开除 获赔19.4万 (程序员拒绝春节加班被开除)

程序员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被开除 获赔19.4万 (程序员拒绝春节加班被开除)

万物互联时代,几乎每位互联网人都无法摆脱下班后、休假中也不得不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工作的困境。公交车上、地铁上、餐厅里,随处可见拿出笔记本埋头工作的人,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随时待命准备工作已经成为当代互联网人的常态,而程序员群体更是如此。更令人费解的是,系统故障、服务宕机等这类突发事件,还总是发生在节假日期间。为此,程序员随身携带电脑 24 小时待命准备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已经成为了这个群体不得不接受的“生存法则”。

程序员不带电脑回家被开除,获赔 19.4 万

近日,上海某位软件工程师因为春节期间拒绝携带工作电脑回家被开除,消息一出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据上海浦东法院公众号消息,这位软件工程师对于公司将其开除表示不满,将公司告上法庭,最终获赔 19.4 万元。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后被驳回,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据了解,被开除的程序员小张是某咨询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已在该公司工作四年。2019 年春节前,公司以小张负责维护的客户可能需要应急服务为由,通知他携带电脑回家过年,遭到拒绝。

随后,小张被开除。

在开除通知中,该公司称小张恶意拒绝执行以及恶意拖延公司安排的劳动任务、恶意违反公司制定的劳动时间规定。

同时,公司称小张春节休了 27 天假,在这期间拒绝联系、上演“失联”。对于公司的说法,小张则认为,春节假期是自己的法定假日,27 天看似较长的假期也都是正当假期,其中包括春节假期 11 天,加上调休 12 天以及 2 个周末。

此外,在午休时间的认定上双方也出现了分歧。公司认为,员工手册中明确规定了午休时间为中午 12 点半到 13 点,而小张最近半年都是从 11 点半就进入午休状态。小张却表示,在实际工作时间安排上,公司并未按照员工手册执行。

不仅如此,公司还称小张还存在恶意拖延劳动任务的行为。2019 年 7 月 24 日,公司通知小张次日上午 9 点到客户公司,小张却拖延至中午才到。小张对此解释道,收到通知时他已下班,在征得客户同意后他先回公司拿了电脑,这才导致迟到。

被开除后,小张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19.4 万元以及加班工资等费用。经劳动仲裁,小张获赔 19.4 万元,公司不服,将小张告上法庭。

但上海浦东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应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19.4 万元。

上海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提出的三项违规行为,是否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针对春节拒绝携带电脑一事,现实中确实存在工作有突发状况需要处理的情形,原告该要求并无不妥,但被告处于休假状态,不具有向原告提供劳动的义务,故其拒绝携带电脑不属于恶意拒绝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何况,27 天的休假亦出于正当手续与流程,并非原告主张的“失联”状态。

针对午休时间的争议,被告确认每天工作时间为 8 小时,自上午 9 点至下午 5 点半,则其应当知晓午休时间为半小时,被告本人亦认可部分午餐时间超过正常合理时间,故可以认定该行为属于违纪行为,但尚未达到“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程度。

至于原告主张被告未能按要求及时向第三方提供劳动,系其返回公司拿取电脑这一客观原因所致,并非恶意拖延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

至此,这件引发了众多网友围观的事件总算告一段落。虽然最终小张获赔了 19 万余元,但也耗费了两年的时间。该案例公开后,有网友认为:

有网友表示,非常理解这位程序员,自己完全没有私人时间,换谁也受不了。

还有网友评论:“精神上支持,行动上还得顺从公司。”

员工正当权益受侵犯时,谁来保护?

早在 2019 年,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 GitHub 上发布:。

这个网站由中国的程序员们自发创建,意为“工作 996,生病 ICU”。创建网站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程序员对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中普遍默认实行的 996 工作制的抗议,早 9 点上班,晚 9 点下班,一周工作 6 天的制度,在 996 工作制下,程序员们周工作时间为最低 72 小时,这严重超过了中国大陆法律规定的 48 小时周工作时长的规定,程序员的私人时间被严重占用。

然而,虽然法律白纸黑字写在那,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根本没有践行法律,有些公司甚至公然鼓励 996 工作制。在大环境下,程序员只能被迫接受这一行业“潜规则”。所以,当有些程序员表现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甚至提倡应该工作更长时间时,换来的不是对于他们勤奋的赞赏,反而可能是同事们的鄙夷和嫌弃,因为他们拉高了企业对他们的期待。

996.ICU 网站对一些公然鼓励 996 工作制的公司做了点名批评,希望能对程序员的现状有所改变。

可是,发布一年多以来,互联网”996“的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样的“福报模式"被越来越多企业竞相模仿。或许有人觉得,“只要给够加班费,当牛做马无所谓",但是当真的有人因为加班让身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这样的观点真的还值得追捧吗?

就在前不久,某互联网公司一名年仅 23 岁的员工加班至深夜不幸猝死,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非正常加班的热烈讨论;2020 年 12 月,一名 27 岁员工在某公司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家属称 “死者生前长期加班,4 年来很少休息,法医说他过度疲劳"......

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离去,人们也因为这样的事情一再痛心不已,可是讨论再热烈,批评的声音再多,似乎也撼动不了整个行业的重量。就在前段时间,几家知名的互联网大厂都宣布进入全员“大小周”模式,一时间也引来了不少批评,可是风头过去之后,一切仍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公司要发展、要前进,离不开员工们的努力奋斗,或许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岗位离开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因为总有后来人接替这份工作,可这就能够成为企业默许、鼓励“996”甚至“007”模式的理由吗?

除了非正常加班,性骚扰、性侵犯、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当员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与践踏时,又该如何寻求帮助与保护?

参考链接: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