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顾一下通俗易懂的红黑树图解(上),上篇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定义以及二叉树的查找,然后介绍了红黑树的五点性质以及红黑树的变色、左旋以及右旋等操作,最后结合变色、左旋及右旋详细讲解了插入节点的五种场景。而本篇通俗易懂的红黑树图解(下)是在上篇的基础上讲解红黑树最后一种操作-删除节点,删除节点相对插入节点会复杂一点,但通过分类归纳出不同的场景,能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 红黑树删除
红黑树删除操作包括两部分,一是查找到删除节点,二是删除节点以及删除之后的自平衡。查找节点与二叉树的查找方式一样。而删除操作,当删除节点不存在时,结束本次删除操作;当删除节点存在时,删除节点,然后找到一个节点替换已删除的节点位置,重新连接上已删除节点的父节点与孩子节点。
关键字:
查找节点
替换节点
○ 查找节点
查找删除节点与 二叉树查找节点 (逻辑相同,通过与当前节点值比较,返回当前节点或者继续从左子树或者右子树继续查找。
图片○ 替换节点
回顾一下二叉查找树的性质:
根据二叉查找树的性质,删除节点之后,可以找到两个替换节点,即可以用左子树中的最大值以及右子树中的最小值来替换删除节点。
删除节点找替换节点又分三种情景:
综上所述,寻找一个节点替换已删除节点位置,在不考虑节点值情况下,可等同于 删除替换节点 。
○ 节点删除
删除节点可等同于删除替换节点,所以节点删除就转换到了替换节点的各种场景。节点删除又分 9 种场景,在如下的描述场景中,场景 2 中的四种情况与场景 3 中的四种情况分别互为镜像,可参照对比着看。
删除场景 1: 替换节点是红色节点
即替换的节点是红色节点,删除之后不影响红黑树的平衡,只需要把替换节点的颜色设成被删除节点的颜色即可重新平衡。
image-20200229234617585.png删除场景 2 :替换节点是黑色节点、且是其父节点的左子节点
替换节点是黑色节点时,删除之后破坏了红黑树的平衡,需要考虑自平衡处理。而此又细分为 4 种场景。
image-20200229211126273.png image-20200229214756335.png image-20200229220440371.png image-20200229222019042.png场景 3: 替换节点是黑色节点、且是其父节点的右子节点。(与场景 2 镜像)
image-20200229223345697.png image-20200229233258336.png image-20200301212153602.png image-20200229234250179.png节点删除及平衡代码:
*查找节点
*@paramkey节点key值
search(key){
letnode=this.root
while(node){
if(key<node.key){
node=node.left
}elseif(key>node.key){
node=node.right
}elseif(key===node.key){
returnnode
*替换u节点,重置v节点
*@paramu待删除节点
*@paramv子节点
constreplace=function(u,v){
if(!u.parent){
//u是根节点,设置v为根节点
this.root=v
}elseif(u===u.parent.left){
//重置u的父节点的左节点
u.parent.left=v
//重置u的父节点的右节点
u.parent.right=v
//重置v的父节点
v.parent=u.parent
*查找node节点的后继节点
findSuccessor(node){
while(node.left){
node=node.left;
returnnode;
*删除节点
*@paramkey删除节点key值
delete(key){
constnode=search(key)
if(!node){
letcolor=node.color
if(!node.left){
//左节点为空值
fix=node.right
this.replace(node,node.right)
}elseif(!node.right){
//右节点为空值
fix=node.left
this.replace(node,node.left)
//左右节点都不为空值
constsuccessor=this.findSuccessor(node.right)
//替换节点的颜色
color=successor.color
//后继节点只存在右节点或者两个nil子节点情况
fix=successor.right
//如果后继节点是父节点的非直接子节点
if(successor.parent!==node){
this.replace(successor,successor.right)
successor.right=node.right
successor.right.parent=successor
this.replace(node,successor)
successor.color=node.color
successor.left=node.left
successor.left.parent=successor
if(color===Color.BLACK){
this.balanceDeletion(fix)
*删除节点平衡修正
*@paramnode节点
balanceDeletion(node){
while(node!==this.root&&node.color===Color.BLACK){
//节点是父节点的左子节点
if(node===node.parent.left){
//兄弟节点
letsibling=node.parent.right;
if(sibling.color===Color.RED){
//场景2.1:兄弟节点是红色
//兄弟节点设置为黑色
sibling.color=Color.BLACK;
//替换节点的父节点设置为红色
node.parent.color=Color.RED;
//左旋
this.rotateLeft(node.parent);
sibling=node.parent.right;
if(sibling.left.color===Color.BLACK&&sibling.right.color===Color.BLACK){
//场景2.4:兄弟节点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
sibling.color=Color.RED;
//再次以父节点为新节点作自平衡处理。
node=node.parent;
}elseif(sibling.left.color===Color.RED){
//场景2.3:兄弟节点的左子节点是黑色,转换到场景2.2.
sibling.left.color=Color.BLACK;
sibling.color=Color.RED;
//对兄弟节点右旋
this.rotateRight(sibling)
sibling=node.parent.right;
if(sibling.right.color===Color.RED){
//场景2.2:兄弟节点的右节点是红色
sibling.color=node.parent.color;
node.parent.color=Color.BLACK;
sibling.right.color=Color.BLACK;
//对父节点左旋
this.rotateLeft(node.parent);
//左旋之后,红黑树重新平衡
node=this.root;
//节点是父节点的左节点
letsibling=node.parent.left;
if(sibling.color===Color.RED){
//场景 3.1:替换节点的兄弟节点是红色
sibling.color=Color.BLACK;
node.parent.color=Color.RED;
this.rotateRight(node.parent);
sibling=node.parent.left;
if(sibling.right.color===Color.BLACK&&sibling.left.color===Color.BLACK){
//场景3.4:替换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
sibling.color=Color.RED;
//再次以父节点为新节点作自平衡处理。
node=node.parent;
}elseif(sibling.right.color===Color.RED){
//场景3.3:兄弟节点的右子节点是红色
sibling.right.color=Color.BLACK;
sibling.color=Color.RED;
this.rotateLeft(sibling);
sibling=node.parent.left;
if(sibling.left.color===Color.RED){
//场景3.2:兄弟节点的左子节点是红色
sibling.color=node.parent.color;
node.parent.color=Color.BLACK;
sibling.left.color=Color.BLACK;
this.rotateRight(node.parent);
node=this.root;
node.color=Color.BLACK;
复制代码
红黑树应用
红黑树广泛用在 Java 的集合框架 (HashMap、TreeMap、TreeSet)、Nginx 的 Timer 管理、Linux 虚拟内存管理以及 C++ 的 STL 等等场景。
在 Linux 内核中,每个用户进程都可以访问 4GB 的线性虚拟空间,虚拟空间往往需要多个虚拟内存区域描述,对这些内存区域,Linux 内核采用了链表以及红黑树形式组织。内存区域按地址排序,链接成一个链表以及一颗红黑树,寻找空闲区域时只需要遍历这个链表,在发生缺页中断时通过红黑树快速检索特定内存区域。
总结
红黑树的删除操作就基本介绍完了,总结一下删除操作就是,删除节点等同于删除替换节点,若替换节点是红色节点时,直接删除不会影响平衡;若替换节点是黑色节点时,就需要借用兄弟节点的右子节点、左子节点或者兄弟节点。
红黑树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所有操作在最差情况下可以保证 O(logN) 的时间复杂度,稳定且高效。例如要在 10 万条 (2^20) 数据中查找一条数据,只需要 20 次的操作就能完成。但这些保证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数据量不大,且数据可以完全放到内存中。在数据量比较大时,因为红黑树的深度比较大造成磁盘 IO 的频繁读写,会导致它的效率低下。
另外推荐Data Structure Visualizations网站,它包含非常多的数据结构方面的可视化算法题。其中就有红黑树的算法,对照着在线生成的红黑树看,会更容易理解红黑树中各种操作场景。
头图:Unsplash
作者:泰阿
原文:原文:通俗易懂的红黑树图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