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金融行业的成绩和不足、机会与挑战进行了深层次的论断,提出了新时代的中国特色金融新理论、新道路,对今后的金融工作是一次深刻的调整。会议精神博大精深,笔者仅基于自身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从银行视角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领会,所思所想,供从业者参考,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会议精神从理论到实践,包含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覆盖宽广,本文仅总结几个有助于学习会议精神的要点。
一、保持头脑清醒:一种理论、八个坚持
会议精神的核心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金融理论,是对全球金融发展经验的借鉴和超越。无论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都必须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东西文化发展路径有差异, 西方文化有“多中心、断代式”的演进特点, 但 我国自身历史发展有“单中心、连续式”的演进特点 ,对历史的继承和扬弃本就是民族发展的必然模式,所以,中国的金融也必有自己的道路。
此外,无论投入了多少精力进行研究,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依然是西方经济理论、金融理论无法摆脱的问题,这一点也必然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加以研究和解决。每家银行都要基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个核心理论重新思考银行的经营准则,思考新时代的金融理论,思考如何基于“政治性、人民性”吸收并超越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理念中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还需要做到“八个坚持”,“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八个坚持”涵盖了领导方式、价值取向、服务目标、工作底线、创新原则、改革重点、外部连接、工作基调,是一个整体,也是八个制定金融机构战略的检验维度, 银行的战略是否得当,要先从“八个坚持”的角度自省自问 ,是否真的走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既有战略应当重新修订了,总体战略、条线战略、技术战略都需要重新审视。
二、坚持身体力行:一套体制、五篇文章
今年中央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了金融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也有组织机构调整,新的金融体系正在调整之中,从会议精神上理解,从监管主体和客体的角度,可以将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关键实施主体分为两大部分,也即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
(一)监管侧
监管机构除了中央层面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外, 各地方党委也要设立金融委员会、金融工作委员会,将党管金融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到地方党委 ,金融是一个复杂体,牵涉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企业、个人均有参与其中,有些金融难题的攻克无法只在金融内部做; 金融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金融领域之外,而非银行的经营利润上 ,所以,党管金融需要落实到地方党委,而不仅是传统的专业监管机构,需要更为广泛的地方力量支持金融改革,尤其是在地方债务等问题方面。
原有监管机构方面,人民银行取消了县级机构,职能上也更加集中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管好货币总闸门”,做好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建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接受采访时,就“中国人民银行将如何有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问题,总结了四方面的回答,包括“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与财政、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统筹内外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充分体现了央行的工作重点。
今年新组建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已明确监管除证券行业外的所有金融机构,总局的成立加强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统一监管,“长牙带刺”是本次会议的明确要求,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加强,防止各种“伪创新”的出现,“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坚持“同一业务、同一标准”。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接受采访时,就“金融监管总局如何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回答了三方面内容,包括“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格执法敢于亮剑”、“着力加强监管保障”,体现了总局的工作方向。
对各监管机构而言,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是共同的使命。
(二)银行侧
在商业银行方面,“身体力行”的重点是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会议提出的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就是银行今后业务的延展方向,也是本文前述所言,银行既有战略必须调整的原因。
“科技金融”立足于对科技企业、科技攻关、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是为支持科技自主发展所做的战略性业务,将“科技金融”放在五大文章之首,是值得认真思考其深意的,它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决定了国家的真实领先水平。
但是 “科技金融”对银行而言并不轻松 ,比如笔者为银行讲授数字化转型课程时曾引用的生产汽车“滑板底盘”的企业案例,如何评估这样的企业?“科技金融”中涉及太多、太深的专业知识,而科创企业又无法仅从财务视角衡量企业潜力,知识壁垒是现实存在的, 科技信息、科技企业信息的流通如何更有利于银行介入 ,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话题。所幸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开展也比较深入,对数字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基于多年的“摸爬滚打”,逐渐通过各种研究学习建立起了初步的科技企业评价框架,一些大型银行在地方分支机构层面还有比较擅长“科技金融”的“科技支行”,但是距离将“科技金融”置于五大文章之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金融”这篇文章银行必须做好,但确实不好做。
“绿色金融”面向的不仅是现在,更是未来,如果说“科技金融”关注先进性,那么 “绿色金融”关注的自然是可持续性 ,我国是负责任的环境保护大国,不少企业在“绿色工厂”等方向上有大量投入和创新,节能技术、排放交易都有长足发展,银行自身也在数字化过程中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的“绿色”程度。但是, “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仍然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支持 ,如何将企业的环保行为、环保评价更有激励性的转化为信用评价,如何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增加更好的外部信用支持,需要整个体系的努力。“绿色金融”是银行一定要去做、要长期做,更要少计得失地去做的文章。
“普惠金融”不仅是我国金融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级难题。 “普惠金融”总体而言属于典型的“长尾业务” ,也即利润薄、风险高,需要高度经营技巧的业务,主要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微企业,以及净资产不高的个人客户, 难题主要在信贷类业务上 。
“普惠金融”就业务对象而言,在信贷类业务上要把握的核心原则可能是 适度 ,准入规则适度、利率价格适度、放款规模适度、信贷周期适度,过严、过高、过大、过短,虽然有利于银行业务管理,但于客户而言,于“普惠金融”的本意而言则是不合适的,当然,也不能过松、过低、过小、过长,所以,把握度,“一户一策”是最难的,就行业早年引进的一些国外经验看,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业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做信息核实、现场核实,还需要持续跟踪,所以客户经理的服务半径始终有限,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单个客户经理可以真实有效维护的客户数量已经突破了 200 以上,当然,数字化对效率的提升仍需长期观察其实效,不能单纯看眼前数量的提升。不过, 数字化水平不高的银行,暂时还达不到这种维护能力 。
“普惠金融”要解决的问题对经济而言非常重要,毕竟就业的核心是中小微企业,而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的核心就是责任,它解决的是稳定性问题,但“普惠金融”就其业务范围和模式而言,对信息是高度依赖的。
“养老金融”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发展起来的新机遇,“养老金融”涉及的不只是老人,也包括年轻人对养老的规划,所以,是个“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域,涉及适老性服务、资产理财、财务规划等,可以贯穿个人客户的全生命周期。除了本次会议将其作为“大文章”提出外,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有“完善适老、友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的要求, 养老金融的发展是需要跨行业信息互联互通的 。“养老”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出自《礼记》的“老有所终”正是前人对“大同”社会的追求。所以,“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即要充分体现人民性,更要体现文明性。
“数字金融”是银行业做了近四十年的文章,但是对这篇文章的描述方式一直有变化,从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金融科技到现在的数字金融,走到数字金融真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找到了定义的归宿,从数字中国到数字经济,之下必然是数字金融,这样的定义方式才是符合“2522”整体规划的。
如同笔者之前文章阐述的,“数字金融”的理解可以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银行自身,只有数字化的银行 ,才能充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这四篇大文章,因为这四篇大文章都离不开信息,也就是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离不开基于数字技术分析和处理数据要素,离不开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更好的金融服务嵌入,也就是基于数据、工具、网络这三大抓手实现深度的业技融合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说,数字金融就是充分利用数据要素、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好实体经济、防范好金融风险的金融形态,是与数字经济大背景融合的金融。这四篇大文章落实起来都需要结合场景做具体的业务实现,但是场景多数在客户侧、在上游,也不需要金融机构非要去自建,做好场景的融入即可,上游开放场景,下游自由接入场景,让客户在场景中选择,而不是银行试图去控制场景。
另一层含义则是对其他行业数字化的支持 ,既包括资金支持(此处不同于科技金融,是面向企业一般性业务转型而言的资金支持)也包括技术信息、技术能力支持,毕竟银行有丰富的数字化经验,本就该创造数字化转型理论、输出转型能力,不少银行也成立了数字科技公司,这些数字科技公司在这五篇大文章背景下的定位是该深入思考的。“数字金融”本就是银行在持续做的文章,这篇文章对银行而言,没必要再总去纠结其价值性了,作为前四篇文章的重要支持,作为数字时代银行的基本特征,银行需要问的不是“数字金融”的价值,而是另外四篇文章需要的“数字金融”是什么,这个社会需要的“数字金融”是什么,所以,“数字金融”这篇文章要体现的是时代性, 是一个如何能用 数据要素 、数字化手段高效做好另外四篇文章的基本功问题 ,也是银行对数字化的理解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否可以与其他行业共融的问题,不是银行问数字化的价值,而是要问自己为数字中国贡献的价值,带着反思,面向经济、客户去做数字化。
先进性、可持续性、稳定性、文明性、时代性,可能是做好这五篇大文章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起来可以体现政治性、人民性,同时,贯穿这五篇大文章的共性命题就是“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
要做好这五篇大文章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这五篇文章中,除了“数字金融”外,其他文章之前在银行总体战略中的站位、总体业务中的占比都不算太高,而且不能与较强的盈利性直接挂钩,至于这一点,即便是“数字金融”也一样,那么,这就意味着银行的价值取向、总体战略、业务评价方式应该改变了。在五篇大文章方面,银行应多“秀”服务,少“秀”业绩。
三、秉持大道为公:政通人和、脉畅体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金融“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这是金融安身立命之道,通过银行的金融业务、经营行为,将国家政策落实到实体经济,落实到微末毫厘,才能使自身真正成为经济的血脉,才能通过血液的流动,助力实现政令通达、人民安居、经济健康,这是金融的使命,是金融理论创新、金融实践革新的目标,也是只有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的目标。
作者介绍
付晓岩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银行数字化转型》和《聚合架构:面向数字生态的构件化企业架构》三书作者。北京天润聚粮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数孪模型科技公司高级副总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信通院企业架构推进中心、组装式推进中心技术专家;中华全国数字化人才培育联盟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CIC 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专家委员。
内容推荐
11 月 19 日 -20 日在上海成功举办的首届 FCon 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以「科技 + 金融,激发创新力量」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金融龙头企业的数百名技术高管,掀起一场探讨新时代金融科技未来的高潮。经征得大会分享嘉宾同意,InfoQ 数字化经纬为您奉上精彩演讲 PPT!关注「 InfoQ 数字化经纬 」,回复「 金融创新 」即可获取 PPT,深度洞悉科技趋势,助您引领金融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