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高带宽、低延迟是目前数据中心应用的基本需求。NVM(Non-Volatile Memory)和 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可以称得上加速数据中心应用的两架马车,分别从存储和网络方面满足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
TCP/IP 只适用于中等带宽需求且延迟不敏感的应用,不同层级间的数据拷贝和协议栈本身复杂性(现代网卡已经支持部分功能卸载,例如 TSO、CSO、LRO 等,但并不彻底)为 TCP/IP 应用引入了大量延迟。RDMA 通过 Memory Region 机制使得网卡能够直接读写用户态的内存数据,避免了数据拷贝和上下文切换;并将网络协议栈从软件实现 offload 到网卡硬件实现,极大降低了 CPU 开销。随着 RoCEv2(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 v2)技术的成熟,RDMA 可以部署在数据中心已有的网络设施上,RDMA 成为数据中心高速网络通信的主流方案。
在大规模数据中心中部署 RoCEv2,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证 RDMA 的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是传输层对上层应用的承诺,上层几乎不需要担心丢包或者重传的问题(只需要配置重试次数和超时时间)。可靠传输的核心是如何应对网络丢包。
为什么会发生丢包?
当发送方发包速率超过了接收方的处理能力时,数据包开始在接收方的接收队列中积压,如果积压情况持续没有缓解直到接收队列满载,接收方只能选择将之后接收到的数据包丢弃。这里的接收方可能是数据包的最终接收者或者中间经过的交换机、路由器。
为什么需要可靠传输?
可靠传输是数据中心应用稳定低延迟的保证。一旦发生丢包,传输层通常会惩罚性地乘性减慢(Multiplicative-decrease)发送速率,并重传丢弃的数据包,用户会感受到突发的性能降级。
以下原因导致了丢包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很容易发生:
●普通交换机的浅缓冲区特性。由于成本原因,数据中心交换机的缓冲区一般都不大(几 MB 到数十 MB)。这些缓冲区被所有端口共享 [8],以便实现统计意义的多路复用。
●许多分布式应用都遵循 Partition/Aggregate 这种通信模式 [4]。一个请求可能分散到多个工作节点进行处理,每个节点处理数据集的一部分。处理完毕后,所有的工作节点几乎同时地把结果汇聚到同一个节点做数据整合。这是典型多打一的场景(又称为 Incast),汇聚节点所在的端口很容易出现积压。
●多路径负载不均衡。当网络拓扑中存在多条可达路径时,RoCEv2 通过 ECMP(Equal-cost multi-path) 为每个 Flow 选择合适的路由。ECMP 没有感知拥塞情况的能力,Flow 可能被分配到拥塞程度已经十分严重的路径,引起拥塞加剧和丢包。
丢包对 RDMA 造成大幅性能下降,这是由 RDMA 的重传机制决定的。
RDMA 的重传机制实现在网卡内部,功能比较简单。如下图,RDMA 接收方网卡对于每个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都会回复一个 ACK 包。如下图中,PSN(Packet Sequence Number)为 2 的数据包在发送的过程中被丢弃,接收方接收到 PSN 为 3 的数据包时发现 PSN 不连续,会回复一个 PSN 2 的 NACK(Not ACK)给发送方,丢弃后续接收到的数据包(PSN 3 ~ 5)。发送方需要重发 PSN 2 之后的所有数据包,导致大幅性能下降。一般我们称这种方式为 Go-back-N 重传方式,即重传丢弃的数据包 N 之后的所有数据包(Mellanox CX-6 系列网卡已经支持选择性重传,但存在一些限制[16])。而 TCP 的重传则只需要重传丢失的单个数据包,丢包带来的性能负面影响比 RDMA 小得多。
因此 RDMA 要求 L2 层或者 L3 层网络是无损的。利用流量控制可以防止收发双方速率不匹配导致的丢包问题。
流量控制和它带来的问题
流控的原理是,接收方在预测到将要丢包之前通知发送方停止发包。下面介绍几种流控算法的演变。
Global Pause
Global Pause 是 1997 年在 IEEE 802.3x 定义的第一种以太网流控机制,工作在 L2层。
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方发现接收队列深度超过某个阈值时,向发送方发送 XOFF Pause Frame,发送方接收到后就停止一切发送操作,直到收到接收方发来的 XON 控制消息或者超时。
Global Pause 无法对流量进行区分,对于上层应用一些高优先级的流量也会被暂停。
PFC(Priority Flow Control)
为了解决 Global Pause 不区分流量类型的问题,IEEE 802.1Qbb 定义的 PFC 提出了对网络流量按照优先级 0 - 7 分类。
如上图,对于每个通信实体,有逻辑上的 Egress 端口和 Ingress 端口,分别对应出口和入口流量。每个端口都有 8 个队列,对应优先级 0 - 7,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会缓存在不同队列中。
在通信过程中,接收方发现 p1 队列深度超过 XOFF 阈值,意味着数据包积压,接收方发送一个 p1 优先级的 PFC Pause Frame 给发送方。Pause Frame 会包含了每个优先级需要暂停发送的时间。发送方将暂停 p1 优先级数据包的发送,直到收到对方发过来恢复控制帧。
按照优先级字段在数据包中的存放位置,可以将 PFC 分成两类。
(1)基于 PCP 的 PFC
在 IEEE 802.1Qbb 最初的规定,类别 CoS (Class of Service)保存在 L2 层 VLAN Tag 的 PCP(Priority Code Point,3 bits)字段上。
(2)基于 DSCP 的 PFC
然而,VLAN 在某些生产环境可能带来不便,例如有的生产环境需要使用 PXE 方式安装部署系统,而 PXE 启动时候是没有 VLAN 配置的。RoCEv2 包含了 IP 头部,因此可以考虑将优先级保存在 IP 头部的 DSCP 字段。Microsoft 于 2016 年提出了基于 DSCP 的 PFC [1]。 目前大部分厂商的交换机和 RoCE 网卡都已经支持基于 DSCP 的 PFC。
PFC 的问题
在实际部署中 PFC 性能不佳,会导致不公平问题和 Head-of-Line 堵塞问题。
(1)不公平问题
如上图 a),交换机上两个流入端口有数据流向同一个流出端口:Ingress 1 携带 Flow 1,Ingress 2 携带 Flow 2 和 3。
图 b) 触发了 PFC Pause,Ingress 1 和 2 同时暂停发送。
图 c) Egress 1 队列空闲,通知 Ingress 1 和 2 恢复发送。
图 d) 由于 Ingress 1 和 2 是同时暂停和恢复的,Flow 2 和 3 需要竞争 Ingress 2,导致 Flow 1 始终能够获得比 Flow 2 或 3 更高的带宽,出现了不同 Flow 带宽分配不公平。
(2)Head-of-Line 堵塞问题
如上图 a),Flow 1 和 Flow 2 从同一个 Ingress 1 流向不同的 Egress 1 和 2。
图 b),Egress 1 触发了 PFC Pause,Ingress 1 暂停发送。Flow 2 并不需要经过 Egress 1,却受其影响也被暂停了。
如何解决 PFC 问题
PFC 问题本质的原因是,Pause 机制运行在「端口 + 优先级」这个级别,不能细化到每一个 Flow,而粗暴地将整个发送端口停下来了。如果能够动态地调整每个 Flow 的发送速率,保持端口的队列深度比较稳定,那么就不会触发 PFC Pause 了。因此,基于 Flow 的拥塞控制算法出现了。
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与 PFC 有两个明显区别:
●拥塞控制根据拥塞程度动态调节发送速率,而 PFC 会让发送端口完全停下;
●拥塞控制一般会由接收方将拥塞情况通知到真正的发送方,而 PFC 只会通知前一跳。
后者意味着拥塞控制能够实现在 Flow 级别:当接收方发现拥塞发生,将会在拥塞通知消息中携带 Flow 标识,通知到发送方。发送方可以据此调节该 Flow 的发送速率。在 RoCE 的语境中,Flow 可以通过一对 RDMA QP(Queue Pairs)来标识。
拥塞控制是一个自适应调节过程,依赖于一个好的拥塞检测方法。
拥塞检测
检测拥塞的方式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基于丢包检测、基于 ECN 的检测和基于 RTT 的检测。
(1)基于丢包检测
基于丢包检测的原理很显然,丢包是拥塞持续得不到缓解的最终结果。TCP 经典的 Tahoe 算法和 CUBIC 算法 [19],都是基于丢包来做检测的。上文提到,丢包对于 RDMA 的性能影响要比 TCP 大得多,如果等到已经丢包再进行控制成本就太高了,因此 RDMA 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2)基于 ECN 检测
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是 IP 头部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字段的后两位,用于指示是否发生了拥塞。它的四种取值的含义如下:
含义 | |
---|---|
Non ECN-Capable Transport | 表示发送方不支持 ECN |
ECN Capable Transport | 表示发送方支持 ECN |
ECN Capable Transport | 同上 |
Congestion Encountered | 表示发生了拥塞 |
部署 ECN 功能一般需要交换机同时开启 RED。如果通信双方都支持 ECN(ECN 为 01 或者 10),当拥塞出现时,交换机会更新报文的 ECN 为 11(Congestion Encountered),再转发给下一跳。接收方可以根据 ECN 标志向发送方汇报拥塞情况,调节发送速率。
RED,即 Random Early Drop,是交换机处理拥塞的一种手段。交换机监控当前的队列深度,当队列接近满了,会开始随机地丢掉一些包。丢弃包的概率与当前队列深度正相关。随机丢弃带来的好处是,对于不同的流显得更公平,发送的包越多,那么被丢弃的概率也越大。
当 RED 和 ECN 同时开启,拥塞发生时交换机不再随机丢包,而是随机为报文设置 ECN。
(3)基于 RTT 检测
RTT(Round-Trip Time)是发送方将数据包发送出去,到接收到对端的确认包之间的时间间隔。RTT 能够反映端到端的网络延迟,如果发生拥塞,数据包会在接收队列中排队等待,RTT 也会相应较高。而 ECN 只能够反映超过队列阈值的包数量,无法精确量化延迟。
RTT 可以选择在软件层或者硬件层做统计。一般网卡接收到数据包后,通过中断通知上层,由操作系统调度中断处理收包事件。中断和调度都将引入一些误差。因此,更精确地统计最好由硬件完成,当网卡接收到包时,网卡立即回复一个 ACK 包,发送方可以根据它的到达时间计算 RTT。
需要注意的是,ACK 回复包如果受到其他流量影响遇到拥塞,那么 RTT 计算会有偏差。可以为 ACK 回复包设置更高优先级。或者保证收发两端网卡的时钟基本上同步,然后在回复包加上时间戳信息。另外,网络路径的切换也会带来一些延迟的变化。
下面介绍 RDMA 下分别基于 ECN 和 RTT 检测的两种主流控制算法。
控制算法
(1)DCQCN(ECN 检测)
DCQCN(Data Center Quantize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是 2015 年由 Microsoft 和 Mellanox 提出的 RoCEv2 的拥塞控制算法 [2]。其设计基于 QCN(Quantize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3] 和 DCTCP(Data Center TCP)[4]。
QCN 是 802.1Qau 定义的 L2 层拥塞控制算法,通过统计单位时间窗口 ECN 标记报文的数量来量化拥塞程度。发送方可以根据量化拥塞程度动态调节发送速率。QCN 通过 MAC 地址来识别一个 Flow,Flow 的接收端将拥塞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如果网络流量跨路由,报文的 MAC 地址将发生变化,接收端无法知道真正的发送端 MAC 地址,拥塞信息也就无法抵达发送端了,因此 QCN 不适用于跨路由的网络。
DCTCP 由网络界大佬 Mohammad Alizadeh 提出,主要改善数据中心小流量被大流量抢占的问题。接收方对于每个打上 ECN 标记的包,都会回复一个 ECN-ECHO 的 ACK,发送方可以根据它来量化拥塞程度,按比例调节拥塞窗口。与普通 TCP 不同的是,TCP 遇到拥塞直接将拥塞窗口(更准确的是拥塞门限值)减小一半。
DCQCN 把 QCN 拓展到 IP 网络,以便用于 RoCEv2,主要功能实现在 RDMA 网卡中,中间交换机只需要支持 RED/ECN。
DCQCN 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中间交换机检查当前拥塞情况,当队列深度超过阈值时,通过 RED/ECN 标记报文,然后转发给下一跳。
由接收方网卡完成,主要是把拥塞信息通知到发送方。RoCEv2 新增了 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s)控制报文用于拥塞通知。接收方网卡检查每个接收包的 ECN 标志,如果 CN 被设置,那么发送 CNP 给发送方。为了减少性能开销,每 50 us 只发送一个 CNP(DCTCP 是每个包都回复一个)。
由发送方网卡完成,负责调节发送速率避免拥塞。在每个周期窗口,发送方网卡更新拥塞程度参数(取值为 0 ~ 1),更新的依据是:
●如果收到拥塞通知,增加拥塞参数
●否则,逐渐减少拥塞参数
然后根据拥塞程度参数调节发送速率(Rt 为目标速率,Rc 为当前速率),
●如果收到拥塞通知,降低速率(最多降低到原来的一半):
●否则(与 QCN 一样)
○快速恢复(持续没收到拥塞通知的前五个周期,每个周期为每发出 150 KB 报文或者 10 ms),向上一次遇到拥塞的速率 Rt 靠近:
○主动恢复(快速恢复后,每个周期为 50 个报文或者 5 ms),探测可用带宽(可能超过 Rt):
其中拥塞点算法依赖于交换机的已有的 RED/ECN 功能。而通知点和响应点算法需要在 RDMA 网卡实现,包括收发 CNP 报文、发送端需要增加对于每个 Flow 的计时器和字节计数器。目前 Mellanox 的网卡已经支持 DCQCN。
(2)Timely(RTT 检测)
Timely 与 DCQCN 同年出现 SIGCOMM 会议上,由 Google 提出,旨在提供一种通用的拥塞控制方法,而不仅限于 RoCE [5]。它是数据中心网络第一个基于延迟的拥塞控制算法。
Timely 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它们都运行在发送方。算法不涉及中间交换机的处理,但要求接收方网卡对于每一个接收包回复一个 ACK。
Timely 中将 RTT 定义为数据包在网络中传播时间与在队列中等待时间之和。下面的公式中,发送的时间戳由发送方软件层记录;完成的时间戳为发送方接收到接收方网卡返回的 ACK 时间戳。由于一个大包可能被拆分成多个,同时数据包从网卡发送出去有传输时延,因此还需要减去这部分时间。
对于每一个发包结束事件,速率计算模块从 RTT 统计模块得到该包的 RTT,然后输出一个期望的发送速率。
Timely 并没有根据 RTT 的绝对值来衡量拥塞情况,而是通过 RTT 的梯度变化来捕捉延迟变化:当 RTT 上升时,表明拥塞愈发严重;反之,拥塞正在减轻。这种方式对于延迟更加敏感,有利于满足应用低延迟需求。
速率计算的算法如上图,首先计算 RTT 梯度变化。计算连续两个 RTT 的差值,并与历史值做平滑化过滤掉突发抖动带来的偏差,然后再与 minimum RTT(可以取值为估计的网络传播往返时间)做归一化,得到 RTT 梯度变化率。然后确定期望的发送速率:
●如果新的 RTT 低于 Tlow,那么采用和性增长(Additive Increment)探测可用带宽,提高发送速率。流量刚启动时,RTT 可能会突然增长,这时候不应该视为拥塞加重。
●如果新的 RTT 高于 Thigh,那么采用乘性减少(Multiplicative Decrement)减少发送速率。如果 RTT 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但梯度几乎没有变化,就需要这个机制防止拥塞。
●根据 RTT 梯度变化率计算,
○如果 RTT 梯度变化率不为正,说明拥塞减轻,那么通过和性增长提高发送速率。如果连续五次 RTT 梯度变化率都不为正,那么增长步长相应提高。
○如果 RTT 梯度变化率为正,说明拥塞加重,那么通过乘性减少方式降低发送速率。
Timely 在软件层增加了一个调度器。当应用需要发送数据包时,不会将发送请求提交给网卡,而是先交给调度器。根据前一模块得到的期望发送速率,调度器将注入发包延迟,把能够放行的数据包交给网卡发送,将需要延迟发送的数据包加入等待队列中,在未来发送。
算法对比
DCQCN 作者随后于 2016 年在文章 [6] 中,通过流体模型和仿真测试证明 Timely 将 RTT 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难以同时兼顾公平性和延迟上限;而 DCQCN 却可以做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下面从检测方式、不同通信组件行为、速率调整方式、适用场景等角度对比 DCQCN 和 Timely 两种拥塞控制算法,同时也把经典的 TCP Tahoe 流控作为参考。DCQCN 和 Timely 没有采用基于窗口的调整方式,主要是窗口方式可能出现突发的流量带来较大延迟,同时实现起来也比基于速率的方式复杂。
检测方式 | RTT 的梯度变化 | 丢包(重复确认或者 ACK 超时) | |
交换机 | 检测拥塞设置 ECN | 无 | 无 |
接收方 | 网卡发送 CNP 通知拥塞 | 网卡发送 ACK | TCP 发送 ACK |
发送方 | 网卡根据是否有 CNP 调整发送速率 | 软件调度器根据 RTT 调整发送速率 | TCP 根据是否丢包调节拥塞窗口 |
速率调整方式 | 基于拥塞参数调节,增加时包括快速增加和主动增加两阶段,减少时是乘性减 | 基于 RTT 的 AIMD | 如果发生丢包,那么进入快重传,慢启动门限降为当前拥塞窗口一半,拥塞窗口降为 1 |
适用场景 | 通用,只要网卡支持发送 ACK |
在生产中,一般需要调节 DCQCN 和 Timely 的参数,使得它们在 PFC 生效之前先被触发。但 PFC 仍然是必要的配置,因为无论是 DCQCN 还是 Timely,RDMA 网卡在开始传输时都是以线速发送而不是慢启动探测,需要借助于 PFC 防止拥塞和丢包严重化。
DCQCN 的实现主要在网卡,是 RDMA 目前推荐的拥塞控制方案。
讨论:流控是否有必要?
总结一下,RDMA 对于丢包十分敏感,需要 PFC 流控防止丢包发生。PFC 流控有不公平和 Head-of-Line 堵塞问题,需要借助拥塞控制缓解它对网络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流控和拥塞控制有许多参数需要配置,默认参数无法适应所有场景,在我们的部署中就发现需要进行繁琐的调参过程。
回过头来,我们思考一下 RDMA 是否可以没有 PFC 流控呢?
网卡改进
RDMA 网卡低效的 Go-back-N 重传方式导致其依赖于 PFC。沿着这一思路,Timely 的作者于 2018 年提出新的 RDMA 网卡设计 IRN(Improved RoCE NIC)[7]。其灵感来源于 iWARP,在设计哲学上却与 iWARP 有本质差别:iWARP 力求完整地将 TCP/IP 协议栈在网卡内部实现一遍,虽然可以高效应对丢包问题,但是其臃肿而复杂的实现导致其性能低下,在市场上表现弱于 RoCE;IRN 则是在 RoCEv2 之上做加法,只考虑加入最小的功能来去除对 PFC 的依赖。
IRN 主要从两方面改进 RoCE 网卡:
1)增强丢包恢复机制
类似于 TCP,接收方不丢弃乱序包,发送方只选择性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当接收方接收到一个乱序包,接收方会回复一个 NACK,携带当前接收到的包序列号和期望收到的包序列号。发送方根据它就知道哪些包丢失了,哪些包已经被成功接收。
网卡作为发送方时,通过维护一个位图记录发送的包是否收到了确认,如果接收到 NACK 或者发送超时,那么就会重传丢失或者超时的数据包。
网卡作为接收方时,需要处理接收到的乱序包。假设我们限制每个 Flow 最多同时发送 100 个标准 MTU 大小(1 KB)大小的包,为了支持 1000 个 Flow,网卡需要至少 100 MB 内存缓存乱序的包。而网卡内部一般只有几 MB 的内存。IRN 提出不缓存接收到的乱序包,而是直接 DMA 写到用户的内存中。在这种设计下,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首包问题。对于一个 RDMA Write 操作,可能被拆分成多个 MTU 大小的包,只有第一个包包含 RETH(RDMA Extented Transport Header)携带远端的地址信息,如果第一个包在其他包之后被接收,其他包将无法知道 DMA 的目的地址。因此,IRN 要求为每个包都有 RETH 信息的拷贝。
●WQE(Work Queue Entry)匹配问题。熟悉 RDMA 编程 API 的同学知道,应用通过构造一个 WQE 发起 RDMA 操作,WQE 记录了操作的描述信息。RDMA 的内部实现假定了每次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对应的就是下一个待处理的 WQE。乱序推翻了这一假设。IRN 要求每个 WQE 有自己的序列号,同时报文头部需要携带序列号信息,用于两者匹配。
●尾包问题。RDMA 网卡在处理最后一个包时,一般会对包序列号加一,同时产生一个 CQE(Completion Queue Entry)用于通知上层 RDMA 操作完成。在乱序场景中,只有当同一个操作的所有包都完成传输,才能向上通知完成事件。IRN 需要额外的状态来跟踪每个包是否是最后一个完成传输的包。
●覆盖写问题。假如同一片内存区域发生了两次 RDMA 写操作,第一次写操作发生了丢包,第二次写先到达,第一次写经过重传后到达,就可能出现旧数据将新数据覆盖。IRN 需要上层应用自己处理这一问题。
2)网卡内实现基于 BDP(Bandwidth Delay Product)的流量控制
Bandwidth 一般是通信双方网卡支持的速率上限,Delay 是网络包在网络信道中的传播时间,因此 BDP 反映的是端到端的最大通信能力。文中计算 BDP 时 Delay 采用的是其网络最长路径的传播时延估算值,这样才能保证在最长路径中,网络带宽始终是满载的。
将每个 Flow 发送中的流量限制在一个 BDP 内,一方面可以减少网卡需要维护每个包状态的数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中间交换机出现缓冲区溢出的可能性。我们来简单计算一下:一个 25GbE 两层网络架构,跨 ToR 交换机两个节点间的 RTT 大概是 6us,BDP 为 19 KB(即 25 * 1000 * 1000 * 1000 * 6 / 1000 / 1000 / 8 B);而 Mellanox Spectrum 交换机的动态缓冲区大小为 12 MB,因此可以容忍大约 640 路 Incast。这样,在一般场景下丢包会很少出现,也就可以去掉 PFC 的配置了。
这种方式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如果多个 Flow 同时经过同一路径,即便限制每个 Flow 流量在 BDP 内,在中间路径交换机上仍旧会开始排队积压,乃至出现丢包。一种可能的优化方式是动态地调整 BDP 限制值。
●它要求整张网络中没有其他一些不守规矩的流量。换句话说,它要求网络中的所有流量都限制在 BDP 内。
●BDP 的取值可能影响性能。如果设置地过小,那么带宽可能无法跑满;设置地过大,可能容易引起拥塞。
总结一下,选择性重传实际上在 TCP 早已支持,但在 RDMA 中实现却是困难重重,这主要是因为 RDMA 零拷贝的设计以及 RDMA 网卡内部资源受限。IRN 目前并没有完整实现,带来的更多是对于未来 RDMA 网卡设计的思考。
应用约束
针对小包传输为主的业务,拥塞导致丢包发生的几率非常小,PFC 就没有那么必要了。基于这一思想,Anuj Kalia 提出了 FaSST(Fast, Scalable and Simp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17](OSDI 2016),一个基于不可靠的 RDMA 数据报传输模式设计的分布式事务系统。FaSST 中的 RPC 大小一般是 256 字节。由于丢包很少发生,FaSST 直接重启 FaSST 进程,处理方式比较粗暴。
Anuj Kalia 后续在 NSDI 2019 又提出了 eRPC [8],旨在提供数据中心的一个通用的高性能 RPC 库,大家不再需要为了高性能将 RDMA 网络模块和业务逻辑耦合在一起实现。eRPC 主要的设计要点有,
●为了减少拥塞,IRN 在网卡内部实现基于 BDP 的流量控制,eRPC 则是在应用层实现。eRPC 为每一个 RPC 会话分配可用的发送额度 credits,其值小于 BDP 与 MTU 的商。RPC 客户端每次发送一个请求都需要花费一个 credit,服务端确认接收后归还一个 credit。如果 credits 耗尽,客户端的请求将进入队列。eRPC 默认的 credits 额度为 8。可以想象到 credits 值的选择将影响到单个会话和多个会话的带宽和延迟。
●在 RDMA 数据报传输模式下,网卡不会处理丢包或者乱序包。eRPC 会丢弃所有的乱序包,然后客户端以 Go-back-N 方式重传丢包序列号之后的所有请求。eRPC 认为丢包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并没有在丢包处理上做太多优化。
FaSST 和 eRPC 都是基于不可靠的 RDMA 数据报传输模式,不再需要 PFC,适合丢包很少的业务场景。对于像分布式存储这样的业务就不适合了。可见,针对具体业务场景进行选型也是 RDMA 系统设计的重点。
展望
流控和拥塞控制技术是网络领域的基本问题,对于 RDMA 这种新型网络也不例外。DCQCN 的出现使得 RDMA 在数据中心真正落地,可以想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 RDMA 应用。简单总结一下 RDMA 应用和研究的现状。
如何用好 RDMA 本身的研究,如 [13, 14]。这已经比较成熟,前人总结了许多经验:
●如何使用 Memory Region 管理内存?
●如何选择 RDMA Verbs?
●编程基于事件驱动还是轮询?
●如何减少 MMIO 或者 DMA 操作提高性能?
●如何避免网卡的 Cache Miss?
●如何利用好网卡的多队列和多处理器并发?
流控和拥塞控制。PFC 和 DCQCN 的配置对于大规模数据中心带来不小挑战,参数配置会极大影响性能。基于 SDN 由中央控制器负责调度整张网络的流量是一个比较 promising 的方向。另外,基于机器学习的拥塞控制算法也有不少研究。
网卡架构的新设计。目前 RDMA 网卡已经支持包括 NVMe over Fabric、EC、OvS、VXLAN/NVGRE 等多种功能卸载。对于 IRN 提出的乱序接收问题,Mellanox ConnectX-5 网卡已经支持乱序数据存放,但需要用户层自己检测乱序。相信 RDMA 与 SRIOV、NVM、Multi-Path、容器等技术的结合中会对网卡设计带来更多的需求。
RDMA 在容器中的应用。SRIOV 可以将 RDMA 网卡的虚拟功能分配给容器使用,但是容器迁移时需要重新配置,不够轻便。最近有一些研究希望在软件层面实现 RDMA 在容器中的隔离,将 RDMA 控制路径(如创建 QP,注册 MR,创建 GID 等)交给软件层实现,例如 FreeFlow(NSDI 2019)和 MasQ(SIGCOMM 2020)。另外,vDPA [18] 允许 VM 或者 容器通过标准的 VirtIO 控制和数据接口与网卡 VF 交互,目前已经在 RedHat 支持,在未来可能替代 SRIOV,vDPA 与 RDMA 结合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RDMA 与新型存储结合。目前基于 RDMA 的网络存储协议发展比较成熟,包括 NFS over RDMA、iSER、NVMe over Fabric 等,许多存储厂商已经支持。对于新型的 NVM,FileMR(NSDI 2020)提出了如何将 RDMA 和 NVM 之间重叠的部分(命名、权限管理、内存管理等)去掉,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RDMA over Commodity Ethernet at Scale
[2] Congestion Control for Large-Scale RDMA Deployments
[3]>
[4]>
[5] TIMELY: RTT-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for the>
[6] ECN or Delay: Lessons Learnt from Analysis of DCQCN and TIMELY
[7] Revisiting Network Support for RDMA
[8]>
[9] Traffic Control for RDMA-Enabled>
[10] White Paper: RoCE in the>
[11] RDMA in>
[12] 数据中心网络的流量控制: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Minimizing the Hidden Cost of RDMA
[14] Design Guidelines for High Performance RDMA Systems
[15] Intro to Congestion Control
[16] ConnectX-6 Dx Adapter Cards Firmware Release Notes
[17] FaSST: Fast, Scalable and Simp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with Two-Sided (RDMA)>
[18] Achieving network wirespeed in an open standard manner: introducing vDPA
[19] TCP congestion control
作者介绍
Jiewei,SmartX 研发工程师。SmartX 拥有国内最顶尖的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架构研发团队,是国内超融合领域的技术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