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德勒 塑造阳光自信奋斗的青年群像 (扎西德勒的)

扎西德勒 塑造阳光自信奋斗的青年群像 (扎西德勒的)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青年形象的建构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伴而生,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青春》等,都塑造了被社会迫切需要的现代青年形象。

在20世纪50-70年代,青年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有建设新中国的价值感和自豪感。进入新时期以后,青年形象逐渐丰富,但受到西方“垮掉的一代”“嬉皮士”等文化影响,一度出现过度强调自我感受、关注个人欲望的书写。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青年形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方面,青年人投射时代的“欲望”,他们渴望逆袭和成名;另一方面,青年人逐渐成为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和塑造者,他们渴望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展现青春的风采。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年轻人的社交、价值观和文化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管是主流文化还是亚文化,只要具有正能量、能引起年轻人共鸣,都是传播面极广、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文化。其中,家国情怀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

近几年,涌现了很多以年轻人为主角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山海情》《觉醒年代》《长津湖》《中国医生》《开端》《创业时代》《你好,李焕英》《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从中可以看出当下青年的情感结构和文化气质。当下青年面临中华民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家国情怀触碰现实生活,个人理想和主流文化交融,他们怀抱着热情奏响青春奋斗的最强音,涌现出了很多年轻人的楷模,如基层村官黄文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快递小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带头人等。

新时代青年作为“奋斗者”形象跃进大众的视线。获得七猫中文网第一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最高奖项“金七猫奖”的《扎西德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为一部表现“援藏”题材的网络小说,作家胡说立足真人真事,描写了一批放弃大城市优渥生活的年轻人,在县长毛华盛的带领下,奔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援藏的故事。除了毛华盛三十多岁,已经成家生子之外,这批年轻人平均年龄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工作没两年,他们带着热情和勇气,来到贫穷的德格县,在医疗、教育、行政等岗位上工作。在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帮助当地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不仅完成了修建乡村公路、铺设4G网络、进行新农合报销、种植藏药材、动员老百姓拆迁、开展牦牛养殖、重建阿须镇小学和镇医院等工作,还在德格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德格县成为全国驰名的旅游胜地,促使德格县的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并完成脱贫攻坚的工作。

《扎西德勒》以扎实的笔触描绘了援藏工作的艰辛,重点描述如何改变阿须镇的经济、教育、文化现状,以点带面,还原脱贫攻坚工作的原貌,歌颂了脱贫攻坚背后默默奉献牺牲的中国青年。这批中国青年形象刷新了读者对网络文学满屏玄幻、娱乐至死的固有认知,他们宣告了另一种可能:投身基层,帮助他人建设美好的家园、实现人生价值,还有比这更炫酷的生活方式吗?

在塑造青年形象时,《扎西德勒》没有正面描写脱贫攻坚这一重大题材,而是将援藏的主题与青年的私人情感紧密联系,让作品具有接地气的灵气。首先,援藏带头人毛华盛是二次援藏,他想把未完成的工作继续做完。当时,毛华盛的妻子李秀秀怀了二胎,她对丈夫顾不了家心有怨言,毛华盛对妻儿也怀有内疚之心。其他的援藏成员也各有私人心愿,医生李鑫援藏是想完成父亲遗愿,杨韵是想摆脱和前男友的失败恋情,饶博文是想援藏后回到成都能够升职,而付雪珍是出于好奇而援藏。在援藏过程中,饶博文时常犯工作激进、缺乏耐心的毛病;付雪珍因为受不了德格县恶劣的气候和繁重的工作,闹着要回成都;杨韵因为身体不太好,常觉得工作力不从心;李鑫的母亲反对儿子援藏,与儿子屡次发生冲突……可见,这些援藏青年皆有自己的小心思和烦恼。人物身上的不足之处让他们的形象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凸显了援藏工作的艰难,以及援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扎西德勒》将感情线穿插在重大题材中,也是一种创新。毛华盛和李秀秀经常秀恩爱;付雪珍和男朋友顾明一起援藏,为的是能朝夕相处,而不用忍受异地之苦;杨韵和李鑫相恋是因为两人志同道合;饶博文后来放弃回成都、继续援藏,除了爱上这片土地外,也是因为感动于央宗卓玛的深情。这些青年把事业和恋爱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战胜了困难、磨砺了心性、升华了精神,而且找到了援藏的意义,获得了巨大的成长,完成了“大家”与“小家”、“大我”与“小我”的完美结合。

作为一部网络小说,《扎西德勒》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爽”点不鲜明,也缺乏金手指,这很特别。作者不讲噱头,踏踏实实讲故事,表现当下青年在时代中的际遇和价值,丰富了当代青年的群体形象。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背景下,《扎西德勒》中的青年群体不逃避现实、不游戏人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服务于基层的奉献精神,以及超越自我的勇气来重塑新的生存样貌,为当下青年提供了另一种价值想象范本。可以说,《扎西德勒》中的青年群体有血有肉,他们对爱人大胆告白、对困难毫不退缩、对反面势力决不妥协、对陈风陋习破旧立新,符合当下青年敢爱敢恨、不苟同于世俗的精神气质。

如同莱蒙托夫所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当代英雄”,《扎西德勒》里的青年便是我们时代的“当代英雄”。他们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并不一定过得顺遂、辉煌、受人瞩目,但展现出的阳光、自信和勇气,却是其他时代的青年较少具备的。近年来,网络小说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科技攻关等题材,诞生了众多奋斗的青年形象,重塑了网络小说的精神内核,提升了网络小说的价值纬度。无疑,《扎西德勒》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声明: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仅供学习与参考,测试请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