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获得阿里百万大奖的医生,33岁,曾被认为不适合科研,现与钟南山一起工作
白交 来源: 量子位100万将用在疯狂的科研探索上
梁文华,33岁,在十位阿里达摩院青橙奖获奖者里,有点不一样。
他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青橙奖创办三年以来, 首位 获此殊荣的医学科学家。
而且梁文华归属的团队,负责人叫 钟南山 。
但像梁文华这样的年轻人,在钟南山团队里并不多。
因为医学专业培养周期长,三十出头只不过 「刚起步」 ,而在青橙奖35岁的年龄限制里,梁文华成了所在团队里 唯一 一个符合年龄条件的成员。
不过,当你了解过他的履历,才会意识到阿里百万元大奖颁向他,是多么慧眼如炬。
青橙奖史上首位医学科学家
作为广医最年轻的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梁文华今年入选了体现国家级科研实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也是国内 首位集齐 四大国际肺癌学术会议(ASCO,WCLC, ESMO, ELCC Merit Award)的优秀研究奖项的学者。
在刚刚公布的中国肺癌专家学术影响力排名中,成为前30位里面 唯一 一位35岁以下研究者。
他曾破格提升为博士生导师。现在,他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学组」担任副组长、「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担任院长助理。
△梁文华在国际会议上展示科研成果
他和他的团队搭建了「国内 首个 胸部肿瘤多中心(共享)数据库」,并在广州市开展了「万人肺癌筛查」,还研发了国际上首个 「肺癌血液DNA无创诊断工具」 ,线上「云」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制定出一系列肺癌优化治疗策略……
最终,这些项目提高了肺癌早诊率,减少了的过度治疗,提高肺癌的生存率。
在今年的青橙奖颁奖典礼上,他曾说,
这次新冠疫情中,他牵头研发了「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判工具」。
能够准确探测并自动诊断新冠肺炎,准确率达,以及预测新冠肺炎病人是否会转变为重症,准确率达到。
由此,他们还获得了今年的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无心插柳」选择的医学道路
不过,有如此瞩目的科研成绩,但其实并非天生如此。
梁文华透露,高中老师曾劝诫他,不要报考「科研」相关的专业。
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医学专业。
虽然家里人没有人是医生,但当时崇拜的人是孙中山和鲁迅,他们都是读医出身,他决定试一试。
直到后来,他才体悟到孙中山和鲁迅身上共性的来源—— 医学能够让一个人洞明世事 。
从中山大学本硕博八年制毕业之后,他面临着留国内,还是去国外?是选择安稳留校,还是放弃留校机会去其他地方闯荡?
最终,因为钟先生和他的学生,梁文华的领路人——何建行教授,他选择了 广医一院 。
△我国肺癌微创手术开创者之一何建行教授及中国第一台胸腔镜
如何炼成?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梁文华认为, 996几乎是不及格线 。
然后,就需要一个不断学习,见贤思齐的过程。
从目前他所做项目可以看到,基本上是早期肺癌筛查和干预的成果,但一开始,他主要研究和治疗的是晚期患者
这一科研方向的转变,还要说到梁文华第一次见钟老的场景。
钟老问他是做哪方面的——他回答说,肿瘤内科的。(处理晚期的病人会比较多。)
钟老当即就建议说,
当时梁文华还有点维护自己努力已久的天赋,没太能接受钟老先生这一观点。
但到后来,真香了。
3年前的这个时候,钟南山团队召开了一场Tie-COPD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国际医学界都认为,没有症状的早期病人无需治疗。但钟南山团队经过 8年 的研究发现,通过早期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
这一研究成果在最顶级的医学学术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颠覆了所有人的观念。
梁文华真正懂得当时钟老为何说那句话。
也就因为这句话,慢慢的,他就将自己的研究转到 早期肺癌防治 上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梁文华作为何建行教授团队的重要一员,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没有什么荣耀,能比得上与偶像前辈一起荣膺国家大奖。
不过,对于梁文华来说,自己的医学科研和追求,才刚刚开始。
六经注我,《鹿鼎记》中都有真谛
专业以外,他对科学和生活有一些独特的感悟,而诸多灵感来自于书籍和电影——大家都知道的那些。
比如在探讨AI+医学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时,梁文华用 《钢铁侠》 举例,就像里面的人机交互,人们通过跟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全面扫描出问题在哪里,并给出对应的诊疗方案。
虽然要达到这个境界,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不过梁文华医生笑了笑表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可以见证这一时刻。
他说, 其实,最难的不是实现,而是想象 。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不能停留在过去用物理、化学、生物的物化角度去看待疾病,希望将人文学科的规律融入到疾病的理解当中,从社会跟历史的角度去研究和对付疾病。
这种人文学科的影响,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梁文华特别钟爱的 《鹿鼎记》 。
对他来说,《鹿鼎记》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关于人性、沟通的书,讲的是如何满足别人所需,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科研合作攻关中,就涉及大量协调满足团队成员的需求,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团队协作。
《鹿鼎记》中透出的真谛,让他在处理协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另外,梁文华还对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 相当推崇,因为它对教条式、功利性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这种快乐,现在就是追求医学挑战中,被阿里达摩院颁出的青橙奖。
当然,也有很多人替他操心—— 100万 的奖金用来干啥?
梁文华也向我们给出了答案:
会用在科研上,进行更多 「疯狂」 的科研尝试。
虽然阿里这项大奖,本身对奖金没有任何形式和目的的限制,但梁文华依然希望用它们来做更加前沿的探索。
他说:探索新知才是无穷无尽的快乐源头,在物质生活上,其实没有过多追求。
最后,我们也希望他能给刚入大学的年轻人一些建议,毕竟当年他被劝诫莫碰科研,但十多年之后,他因为当初的“试一试”,不仅自己干出了成绩,也造福了更多人。
梁文华思索之后,这样回复: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